繼上個月億晶光電宣布暫緩10GWTOPCon電池項目后,諸神之戰近日,賽道上市又一家上市公司宣布終止TOPCon電池項目。公司
2月2日,宣布在宣布跨界光伏后不到11個月,退出向日葵決定終止TOPCon電池產品項目并注銷項目公司。諸神之戰
根據該公司公告,賽道上市TOPCon電池產品項目系公司在對光伏產業發展情況、公司中期趨勢及行業頭部公司投產計劃進行充分調查研究后的宣布審慎決策,但在項目籌建過程中因擬租賃廠房交付滯后,退出導致TOPCon電池產品項目不能按期實施。諸神之戰此外,賽道上市近期光伏行業產業鏈主要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行。公司在目前市場環境變化及多種因素影響的宣布背景下,經公司認真研究,退出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及管理成本,優化資源配置,與各方股東友好協商,決定終止TOPCon電池產品項目并注銷項目公司。
經初步測算,本次項目終止預計減少公司 2023 年歸母凈利潤約420萬元。向日葵表示,注銷項目公司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經營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注銷完成后,項目公司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目前,項目公司尚在運營,后續還將產生一定運營及清算費用。
光伏和醫藥之間來回搖擺
根據公開資料,向日葵創立于2005年,早年立足于光伏領域,可以說一家老牌光伏企業,但在2019年,受“雙反”和國內調控光伏電站及分布式光伏項目指標、調整上網電價及削減補貼標準、降低補貼強度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公司逐步變賣光伏資產,轉型健康醫藥行業,公司名稱也由“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浙江向日葵大健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隨后在醫藥和光伏之間來回搖擺,2023年3月14日,向日葵與紹興集成電路基金、上海隆象簽訂《投資合作協議》重回光伏賽道。三方共同對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隆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投資,并以項目公司為主體,經營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
原計劃建設年產10GW TOPCon電池的生產線,首期建設5GW TOPCon電池的生產線,首期項目預計總投資約15億元,預計7個月達成生產條件。
彼時向日葵表示,投資TOPCon電池產品項目,能夠幫助公司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有助于增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推動作用。
隨后,向日葵一度加快推進TOPCon項目,還與捷佳偉創簽署8.27億元生產設備采購合同,項目推進如火如荼,但可惜踩錯節點,進而導致了重回光伏失敗。
龍頭“諸神之戰”,新玩家生存空間有限
彼時,光伏行業龍頭正處于搶擴產當中,市場熱度甚高,但行業內已有產能過剩擔憂,在向日葵宣布擴產TOPCon之后,還收到了上交所的關注函,要求說明此次投資的原因、合理性及資金來源。
一方面,由于TOPCon技術是PERC技術上的升級優化,新玩家在技術、規模、資源配置等方面無法與龍頭內卷,另一方面TOPCon也被認為是過渡技術,無法產生長期性的投資效益,且由于過去兩年的大規模產能擴張,TOPCon賽道的競爭壓力已經十分激烈,在近期的大型央國企項目集采中,TOPCon組件價格已經逼近0.8元/W,可謂進入了各大龍頭之間的“諸神之戰”,除龍頭外,二三線企業以及跨界玩家的生存空間極為有限。
為此,近半年來,TOPCon項目停產、暫緩現象已經較為常見。
據市場調研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光伏行業落后產能的出清速度正在加快。截至2023年12月末,TOPCon項目面臨暫緩擴產的規模達到132GW,推遲產能的規模較大。“行業連續虧損的情況下,產能出清會逐步加速。”InfoLink Consulting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