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水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叫“假水”的重提玩具,似水又不是醒種水,被稱為“解壓神器”,風險廣受低年級學生的水追捧。
外形酷似縮小版的重提飲料瓶
不能喝!有風險!醒種
近日,風險廈門海滄一超市因將外觀與普通飲料無異的水“假水”玩具與文具雜物擺放在一起,容易讓兒童認為是重提食品而購買誤食,被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整改。醒種
廈門海滄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風險在對該超市檢查時發現,水這款“假水”玩具,重提外形很像縮小版的醒種飲料瓶。瓶身上印著乳酸菌、氣泡水等字樣,瓶內液體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狀,有一定的流動性,無論是外觀還是色彩,都和市面上的飲料相似。有些“假水”還散發著清香,看起來似乎真的很像一瓶香甜可口的小飲料。
這些“假水”玩具的瓶身標簽上,“產品名稱”一欄寫著“水晶泥套裝”,“成分”一欄寫著“水、PVA(PVA是聚乙烯醇的縮寫,它可以在常溫下迅速溶于水,形成膠體溶液)、色素”。
“這款玩具標注的主要成分雖然大多是水、聚乙烯醇(PVA)、色素等,但此前經檢測,假水玩具普遍存在硼元素含量較高,有的還含有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即使不被誤食,也對兒童的健康存在較大風險。”執法人員告訴記者。
立即整改!當場下架!
執法人員立即與超市負責人進行溝通并指出,雖然其銷售的“假水”玩具外包裝上,有“不可食用”的標識,但因其產品外觀具有迷惑性,且鑒于兒童的認知能力較弱,該玩具仍有被兒童當成飲料而誤拿、誤食的風險。執法人員要求商家立即進行整改,將剩余的“假水”玩具當場下架。
“假水”玩具并不安全環保
硼元素含量超標對人體有害
“假水”玩具是否真的“安全環保”?此前,央視記者采購了9款14批次“假水”樣品,送到檢測機構進行化學測試。
取樣檢測數據顯示,這14批次“假水”樣品竟然全部含有超過歐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最多的大概超標了6倍多。
超標最多的一款產品,商家卻宣稱為大廠家生產,不含硼砂。這款產品標明只有純凈水、發泡粉、淀粉、黏合劑等6種成分,完全給人以安全環保的印象。
測試工程師告訴記者,中小學生或兒童在玩耍“假水”的過程中,通過破損的皮膚以及口部不慎直接或間接接觸,都會使過量的硼砂進入人體,久而久之會不斷累積,埋下健康隱患。
含硼砂玩具危害大
安全標準需增加限制內容
深圳市玩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劉艷芳介紹:“小作坊基本上都是用水加各種相關的化學原材料勾兌到一起,能達到這個效果就是了。”
檢測機構的工程師張婷告訴記者,生產者之所以愿意在“假水”玩具中添加硼砂,還因為硼砂能夠改變水樣物質的流動性,讓“假水”更具彈性,延展性更強,實現手感更佳的效果。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20年11月發布《消費品中重點化學物質使用控制指南》,建議液體或黏性玩具材料中,硼的遷移量要少于300毫克每千克,但是這個指南并不具備強制性。
相關人士呼吁,對健康安全帶來威脅的硼砂物質,應盡快在玩具安全標準中增加限制內容,通過標準規范和行政管理改變目前此類玩具過量添加危險物質的現狀。
官方提醒:
這幾點務必留意
近日
深圳市場監管部門發布提醒
一
消費者應謹慎購買“水晶泥”“起泡膠”和“假水”等軟泥玩具產品,切勿購買無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廠址的“三無”軟泥玩具。一旦發現此類產品,請及時撥打“12345”進行投訴舉報。
二
如確需購買,務必選購產品外包裝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廠址、執行標準、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以及材質主要成分、明顯位置有警示語的正規廠家生產的軟泥玩具。同時,請消費者妥善保留購買軟泥玩具的相關憑證。
三
兒童在玩耍“水晶泥”“起泡膠”和“假水”等軟泥玩具時,家長必須做好監護并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謹防誤食。“假水”玩具外包裝和外形與真正的飲料非常相似,五彩繽紛的軟泥玩具表面上看與果凍類似。如果沒有成人監護,兒童容易啃咬或誤食,可能導致窒息或其他危險。
2. 兒童手上汗液較多或手上有傷口的時候盡量不玩軟泥玩具,防止硼砂成分隨汗液或通過傷口遷移至人體內。
3. 兒童使用軟泥玩具后應及時洗手,以防將殘留在手上的有害物質攝入體內。
四
各經營門店應提升安全責任意識,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不銷售“水晶泥”“起泡膠”“假水”等玩具產品,守好兒童、學生用品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