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新春記者走進菁華村的走基楊華葉家中,看到一條條從支架上垂下的新春“面線”,絲絲縷縷,走基整齊排列,新春在冬日暖陽的走基照耀下,連片的新春“面線”宛如潔白的紗衣。
“這就是走基我們的楊灣掛面,堅持純手工制作。新春”身處晾曬區,走基陣陣面粉的新春清香味撲鼻而來,楊華葉言語中透著滿滿自信。走基
楊灣掛面,新春有著悠久歷史,走基一輩傳一輩,新春村里幾乎家家都會掛面制作手藝。如今的楊灣掛面制作技藝已成為銅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聽老輩們說有400多年的歷史了。”67歲的楊華葉告訴記者,他制作掛面已經超過40年,妻子方小蓮跟著他學會了這門手藝,“我自己也沒有專門拜師,小時候耳濡目染,自然學會的。”
“這幾天平均每天要做100斤的面粉,凌晨2點起床和面,一直要忙到晚上。”楊華葉介紹,手工掛面制作是累活、苦活,完整的制作過程需要經過和面、攤面、盤條、上筷、初拉待箱、出面上架、扯面、曬面、下架、收面等十余道工序。在所有的工序中,和面是力氣活,也是最累的一道工序。
“和面、扯面等,每一步都很關鍵,需要技巧、力氣和經驗,做得不好會影響到面條的口感。”楊華葉說,口感是手工掛面的核心競爭力,“生產出的掛面要能存放、耐水煮,入口要筋道爽滑、醇香不膩,可是不簡單呢。”
由于楊灣掛面質量好、口感佳,市場供不應求,前來購買的既有外地的商販、飯店老板,也有當地鄉親,春節返鄉、年后外出的人,還有很多人專程開著車子前來采購。
“不愁賣呢。”楊華葉說,他自己堅持制作純手工、無添加的掛面,讓更多人在品嘗美味掛面的同時,能夠尋找到濃濃的鄉愁和美好的記憶。(王章志)
稿件來源: 樅陽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