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產區在酒屆超然地位的爾多形成,與其氣候、世今生地理位置和土壤等天生因素的頂級的前影響至關重要,而歷史機遇和波爾多人勤奮精明也是葡萄其成功不可忽略的要素。從羅馬人把葡萄藤帶入波爾多算起,酒產波爾多的區波葡萄酒歷史至今約兩千年。而當地葡萄酒生產和商業銷售真正在當地發展起來,爾多還是世今生在歐洲的中世紀時期。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一段對波爾多葡萄酒地位有極為重要影響的葡萄緋聞歷史。在十二世紀,酒產法國的版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國王和地方領主之間的政治聯姻維系著。1151年,當時的法國王后,同時也是阿基坦大區(Aquitaine)的領主,女公爵阿莉諾(Aliénor d’Aquitaine)遇到了小她11歲的安茹伯爵的兒子亨利(Henri PLANTAGENET),她被亨利的年輕活力所吸引。于是女公爵阿莉諾在1152年3月和法王路易七世離婚,僅隔兩個月就嫁給了年輕的亨利。這位亨利在兩年后(1154年)繼承了英國王位,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雀花王朝第一任國王,亨利二世。
從此波爾多就作為陪嫁品歸入了英國,波爾多與英國本土的商業往來日漸密切,波爾多葡萄酒也戲劇性地在英國本土廣泛流行起來。當時位于波爾多西南部的格拉夫(原文:格拉芙,Graves)是當地的主力產區。這樣的狀況大約持續了三百年,一直到英法百年戰爭末年,也即1453年,在波爾多卡斯蒂永戰役中,波爾多又重回法國的懷抱。波爾多葡萄酒的出口嚴重受挫,不過在英國市場上對波爾多葡萄酒的需求卻也穩固建立起來。
十七世紀,荷蘭商人的到來,為波爾多開辟了新興市場,波爾多葡萄酒又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而且荷蘭人還帶來了先進的排水技術,使波爾多西北部的梅多克(Medoc)成為新的產區,通過不懈發展,逐漸超越了原來西南部的格拉夫產區。
十八世紀,航海技術發展和隨著對加勒比海市場出口的上升,英國市場對波爾多高水準葡萄酒的推崇需求,使波爾多葡萄酒又迎來了一個繁榮時期。同期先進的橡木塞封裝酒瓶的技術逐漸取代橡木桶保存葡萄酒的技術,使保存期和品質大為提升。
由于法國在十八世紀下葉的美國獨立戰爭中,與美國的緊密同盟關系,對波爾多葡萄酒在美洲大陸市場的拓展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曾任駐法大使的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就是個波爾多葡萄酒的狂熱愛好者,曾經號稱世界上最貴的單瓶紅葡萄酒就是有他簽名的1787年波爾多地區的拉菲酒莊(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十九世紀,一方面波爾多大量投資發展優質葡萄酒的生產以及葡萄酒的新技術,另一方面也發生了一連串葡萄病害導致災難性的后果,尤其1875-1892年的根瘤蚜蟲蔓延,幾乎摧毀了整個波爾多乃至絕大部分歐洲葡萄園,所幸嫁接技術挽救了這場浩劫。
另外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紅葡萄品種,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也是在十九世紀早期,才取代原來主導的馬爾貝克(Malbec),成為波爾多主力紅葡萄品種之一。
1855年,萬國博覽會期間,波爾多最著名的葡萄酒酒莊分級體系,在拿破侖三世要求下建立起來。1855列級莊等級體系有紅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兩套體系,至今都還在廣泛應用,是高端葡萄酒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分級體系。著名的拉菲、拉圖、瑪歌、木桐、侯伯王(也稱紅顏容)就是該體系最高的五家一等紅葡萄酒酒莊。
進入二十世紀,由于戰爭和行業混亂,波爾多葡萄酒又經歷了數度起伏。終于在1948年成立了行業管理機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
Tips:順便提一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現在就位于波爾多市中心的葡萄酒大廈(Maison du Vin)里,這座大廈還包括波爾多葡萄酒學校的品酒教室和一個葡萄酒主題酒吧。在這里可以參加波爾多葡萄酒的相關課程,也能品試到不少精選出的波爾多代表酒款。
從世紀初開始,波爾多陸續又建立了數個等級體系,部分甚至帶有淘汰機制,這對波爾多不同產區葡萄酒的市場推動和優質葡萄酒的鼓勵起到不小的作用。
近幾十年來,波爾多繼續努力提升技術和品質,規范生產,嚴格立法,積極推廣波爾多葡萄酒。雖然面臨各方沖擊,但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葡萄酒重鎮的位置。
波爾多地處法國西南部的阿基坦大區,是大西洋的出海口,也是法國阿基坦大區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之一。所處緯度是北緯45度左右,由于海灣暖流的影響,形成溫和的海洋性氣候,沒有極冷和極熱天氣。夏季炎熱陽光充足,秋季氣候柔和少雨,冬季極少霜凍,春季潮濕溫暖,大片的松樹林保護葡萄園免受大西洋風暴的影響。適宜的氣候使葡萄種植有恰當的成熟度和生長期。
加侖河(Garonne)、多爾多涅河(Dordogne)和吉倫德河(Gironde)等主要河流分布整個波爾多,復雜的地物地貌和不同的土質,造就了多樣的、得天獨厚的葡萄種植環境。加侖河和吉倫德河左岸的沙礫為主土壤,容易儲存熱量,有良好的透水性適合紅葡萄品種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生長,所以也形成了左岸赤霞珠為主的相對硬朗風格的葡萄酒。而右岸較多見的石灰質和粘土土壤,又是波爾多占第一位的紅葡萄品種梅洛(Merlot)最喜歡的,所以形成了右岸梅洛為主的相對柔美風格的葡萄酒。
整個波爾多有將近八千個種植戶,是法國最大的AOC級(原產地命名級)產區,共有60個AOC,其種植面積幾乎與德國或是南非相當。波爾多總產量約為七億五千萬瓶,出口數量約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隨著葡萄酒熱潮在中國的興起,近年來中國已連續數年成為波爾多葡萄酒的最大進口國,在金額上甚至已超過第二位的英國和第三位比利時的總和。
不少消費者對波爾多葡萄酒的實力認知主要集中在紅葡萄酒上,殊不知波爾多的干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也是藏龍臥虎,不乏頂尖實力的作品。像1855紅葡萄酒等級體系中五大之一的侯伯王酒莊(Chateau Haut-Brion),同時也是國際公認的頂尖干白生產商。而1855甜白葡萄酒等級體系中超一級的伊甘酒莊(Chateau D'Yquem),是國際公認的最好的甜白酒生產商之一。
伊甘酒莊(Chateau D'Yquem)/陸江攝
除了干紅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甜白葡萄酒外,波爾多還出產桃紅葡萄酒、起泡葡萄酒等,所以波爾多出產的葡萄酒,幾乎可以滿足完整的正式晚宴所需用酒。而且波爾多也是個美食之都,因為邊靠大西洋,當地有上等的牡蠣養殖場,秋日周末,加侖河市區段的河岸(Quai des Chartrons)早午集市,漫步其中,就會看到幾個小伙子熟練地開蠔,備好檸檬和調味汁,不高的價格,來上一盤,再配上一杯集市里賣的農家自產干白,鮮爽肥美,相得益彰。
同時波爾多的鵝肝也是知名度頗高,尤其是走訪格拉夫(Graves)的干白酒莊或是蘇玳(Sauternes)的甜酒莊,往往會有道撒了點海鹽的細嫩鵝肝給訪客配酒。
當然還有重點要提到的,是國際聞名的特色甜點卡納蕾(Canele),因為在釀酒過程中澄清沉淀經常會用到蛋白,所以蛋黃成了某種意義上來說的釀酒過程的“下腳料”,而蛋黃又恰恰是卡納蕾(Canele)的重要原料,于是這款甜點陰差陽錯地成了當地特色,午后在波爾多街角遛彎,時不時會遭遇櫥窗里這道甜點 的誘惑。
作為最知名的葡萄酒產區,波爾多在歷史、人文和藝術等方面的保護和發展也頗受肯定。波爾多有三個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人類遺產(Patrimoine Mondial de l’Humanité)列表。
1999年,波爾多右岸小鎮圣埃美隆(原文:圣艾美儂,Saint-Emilion)及其整個轄區(8個市鎮)的中世紀城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列表。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列入“文化景觀類”的葡萄種植區域,這得益于波爾多對歷史遺跡的完好保存。
2007年,波爾多以“非凡市區”整體的名義列入世界遺產列表,被稱為:“波爾多,月亮港(Bordeaux,port de la Lune)”。波爾多是第一個整體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城市。建立于啟蒙運動時期,是作為歷史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在法國,除巴黎以外,波爾多是受保護建筑數量最多的城市。 面積1810公頃,擁有歷史建筑(Monuments Historiques)347座,3個教堂以及圣雅克-德-孔波斯特拉之路(Chemins-de-Saint-Jacques-de- Compostelle)的名號。18世紀初期以來的城市規劃和建筑群體現了創造性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趨勢,展現了城市與建筑的完美統一。
2008年,布萊伊要塞(Citadelle de Blaye) 與巴特塔樓(Fort Paté,位于同名小島)和左岸的梅多克塔樓(Fort Médoc)一起,以“沃邦防御工事( Fortifications Vauban)”中“沃邦門鎖(Verrou Vauban)”的名義,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布萊伊城堡(Citadelle de Blaye)建于1685-1689年間,由著名建筑師沃邦(Vauban)建造,旨在防御波爾多免受外敵侵襲。
在過去幾年里,波爾多城市經歷了一系列的保護性改造,穿越波爾多市區的加侖河沿岸,鋪設了人行道,變成了花園、休閑業態的超大步行街。波爾多不僅是世界葡萄酒第一重鎮,也是集美食美酒、人文和景觀為一體的葡萄酒旅游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