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被誤傳了數千年的被誤七句話
在中國崇尚權威的文化氛圍中,名人名言占的傳數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說的千年話,往往被人民當成指導自己人生觀世界觀的被誤不二準則,但這些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數名言中,也有一些話被人刻意或無知地曲解,千年背離了話語者本身的被誤意旨與初衷,迷惑了天下萬千受眾。傳數
1
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千年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被誤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事實上,傳數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千年原意,我當初,被誤也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抱怨”的傳數后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什么話呢?子曰:“以德抱怨,千年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么樣的呢?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就因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話,剛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現在這個溫婉的受氣包形象。
試想,如果中國的文化里,沒有這種把正確的思想東篡西改來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惡習,如果孔子這句原話沒有被刻意地曲解成這樣子,我們中國人會養成這樣一種懦弱的思維慣性嗎?
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秦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什么意思呢?是說,國家統治人民,指使驅趕他們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讓他們明白他們在做什么。這句話在現在看來,絕對很明顯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幾千年來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權術,小老百姓嘛,讓他們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著我們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輩子,這句訓誡不可謂不惡毒,它被千百年來中國的大小封建統治者奉為至寶,抹殺了多少真理與人民的創造性,但同時,我們的問題就來了,這樣的一條愚民之術,真是孔子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嗎?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惡毒的訓誡啊!它象一條張開血盆大口的大蛇,狠狠地纏在中華民族的身上,泯滅了多少先進的思維火花,束縛了多少應有所作為的苗子。但反過來看看,故意曲解這句話的封建統治者固然可恨,但我們能完全把責任都推到他們身上嗎?這本身就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們怎么就沒想想,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一個用一生置身于教化天下民眾的孔子,又怎么會說出“民不可使知之”的蠢話來?更可笑的是,這句話我們竟然就這樣相信了幾千年膜拜了幾千年,這最后該傷心的,是孔老先生呢?還是我們呢?
3
無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民間諺語聯對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絕對是中國眾多以訛傳訛的話中最搞笑的一個例子之一。這句來自民間的諺語本來應該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本來是個很好的句子,里邊充分運用了對仗。顯示出了一份陽剛有力的氣魄,一個胸懷坦蕩的男人形象就躍然于紙上,可惜勞動人民口耳相傳的這一句話,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謂的學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變了個味。為什么呢?這要從古時候文人的習性說起,在這副對聯式的諺語里,“度”為仄聲字,犯了孤平,念著別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便發揮他們的專長自做主張,把這句改為“無毒不丈夫”了,于是這句話,終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筆下的又一個犧牲品,“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原話里一個君子對一個丈夫,一個度對另一個量,本來是很完美的一個句子,可經過上千年的以訛傳訛,竟成了“無毒不丈夫”這句現在我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4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現今女權主義抬頭,孔老夫子的這一句話便立時變成了女權精英批判者們群起而攻之的絕好靶子,看看,這就是你們中國男人歧視咱女性的最初起源,害我們女性被壓迫了幾千年啊幾千年,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人哪,我們要頂上半邊天再搶他們的半邊天!一時間,群情激憤,兇狠異常,熱鬧非凡。但各位姐姐們阿姨們姑奶奶們,且聽如月影說兩句話,你們把這罪過都推到孔老人家身上,卻是大大地冤枉了他了。
孔子當初是在什么一種環境下說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的?這話又是對誰說的?在《史記·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衛國之行,孔子“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衛。”孔子受衛國國君的邀請,來到了衛國。孔子先生突然發現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來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來這教化衛國民眾的,尤其是那個衛靈公的老婆,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開炫耀,貶低了孔子,孔子怒了,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丟!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收拾行李就離開了衛國,離開之后,心情平復了,想起衛國公老婆那種仗著得寵,驕橫跋扈亂政擾民的爛事兒,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知道了這些歷史背景和人生經歷,孔子這話就很好理解了。我們知道,他罵的人是那種“被養”的女人和小人,女子還好說,可想想什么人才能養小人?再看看孔子的衛國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罵的是有一個特指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衛靈公那位老婆南子,就是那些“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宮廷女權,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后一句話怎么解釋呢?就是說你作為一個君主,對那些后宮的女人和沒什么本事的拍馬屁小人太親近了,她們就會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開始用你的權力胡做非為,而你疏遠她們吧,她們又要埋怨,總之是非常麻煩。此前沒見過什么宮廷里女人之間的斗爭的孔子說出這話是可以理解的,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孔子之前,妲己誤國,烽火戲諸侯,這些事例還少嗎?孔子之后,宦官小人當道,皇后外戚亂政的橋段更是屢屢上演,不可枚數。
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
莊子的這句話其實是這樣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我莊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對的知識是無限的,要我以本來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種永遠看不到邊的盡頭,你當我是傻嗎?
當然,莊子的這句被人誤解的話,其實并沒有以上那些例子引起的反面作用那么大,讀書是必須的,掌握一定的知識也是必須的,但咱們要記得自己把握好,有個度。你就算用半輩子武裝得自己學富五車,卻發現很多知識你根本用不上,這不浪費了么?莊子從來都不認為一個人能比自然更大,這是他所有的話中唯一的主題思想,實際上,就算我們拿現在的世界觀來衡量一部《莊子》,仍能發現他的學說里,有許多是符合辨證唯物主義思想的。
6
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莊子·大宗師》
說起這句話,其實大有來頭。江湖這個詞最早的出處,便是在莊子說“相濡以沫”的這句話中。在《大宗師》篇中,莊子給我們講了這么一個小故事:“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說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兩條小魚被困在了一個小水洼,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彼此從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濕氣來濕潤對方的身體,互相扶持,互相依賴。但,與其在死亡邊緣才這樣互相扶持,還不如大家找到一條水路,開開心心地回到廣闊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相濡以沫,這句話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7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
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你們推崇的這句話,它的原意中根本沒有你們所需要的壓迫與歧視,卻恰恰相反,它說的是一個公平的道理,我們所有的人,所有的眾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為什么現在你啃著干面包,別人卻吃著海鮮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過一樣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別想了,為什么你不嘗試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稍微扭轉一下這樣的“不公”?只是大叫著不公平大叫著沒天理大叫著等著天上掉個餡餅下來補償你的委屈你的遺憾你正損失著的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年華,有用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