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
蛻變源于海寧提出建設鵑湖應急備用水源工程,此后水利人砥礪奮斗,海寧鵑湖鵑湖工程建設團隊披星戴月,網紅耗時五年將工程“藍圖”變為現實。海寧鵑湖經過幾年可持續發展,網紅現在的海寧鵑湖鵑湖已與海寧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緊密相聯,網紅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海寧鵑湖
地處杭嘉湖平原的網紅海寧,雖說屬于江南水鄉,海寧鵑湖卻是網紅“量少質差”的雙重缺水縣(市)。“長期以來,海寧鵑湖海寧市區(包括市域東片)飲用水源地僅為長山河,網紅而長山河又是一條重要水運航道,飲水安全隱患相當嚴重,在鵑湖項目實施前五年,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多次重大會議上提出了不下30件關于飲水安全的建議,為海寧‘解渴’。”用市水利局副局長曹建飛的話說,鵑湖的破土開工,是承民之所盼的。
作為城市更新的大手筆之作,鵑湖工程位于海州路以南、江南大道以北、碧云路以東和08省道以西的區域。項目總占地面積1.16平方千米,其中鵑湖湖面面積0.9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2.0米,工程總庫容為274萬立方米,應急備用庫容為180萬立方米,滿足市區及東片城鄉一周應急用水。鵑湖連接河道3條,引水閘站2座,排澇水閘1座,引排“兩進兩出”,為Ⅲ等工程屬小(一)型水庫,總投資超5.62億元。
“為何選擇這一地塊?”面對大多數人的疑問,曹建飛給出了一句簡單的話,“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該區域在市區東南方向,離長山河、南排洛溪河近,取水方便;同時這一區塊地勢低洼,對建設應急備用水源工程來說宛如“量身定制”。建設完成后能進一步增加全市水域面積,改善市區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質。謀定而后動。如此龐大的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從2009年4月27日,海寧成立城鄉引用水應急水源工程暨水域補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開始,鵑湖工程建設帷幕正式拉開。此后,掛好“大局之圖”,對表時間節點,以市水利局牽頭的鵑湖工程建設團隊以“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決心銳意進取。2010年4月,鵑湖工程增列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的省級規劃;同年8月,工程拿到項目建議書;經過短短四個月努力,在順利通過了規劃選址、環境評價、土地預審、水資源論證、文保地質、水土保持、節能等11項專題報告后,于2010年12月工程取得了省發改委可研報告批復。“2011年5月1日前后,項目初步設計取得了省水利廳審核和省發改委批復,當初步設計審核意見出來那天,我早早在省廳文印室候著這份文件,拿到手的時候紙張還是燙的,文印室工作人員說他從來沒有看到過哪個單位到文印室催印文件。”回憶項目開工前的準備工作,曹建飛至今記憶猶新。在這場“持久戰”中,為了讓項目能夠加快立項,快速推進項目可研、初步設計批復、招標投標等前期工作,兩年時間內,市水利局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跑了杭州均不下百次,甚至還派專人蹲點設計單位催辦。一步一個腳印走,一錘接著一錘敲,2011年3月,項目被列入浙江省重點項目;同年6月,項目向省農發行貸款4.5億元獲批;同年11月,項目向省國土廳拿到1700多畝土地指標并開始分12個標段在省平臺招標;2012年3月16日,鵑湖工程舉辦開工典禮,宣布鵑湖工程全面開工。
項目的批復令人驚喜,然而開工前的現實問題卻也令人頭疼,擺在鵑湖工程建設團隊面前有三大難點:土方堆放、氣候影響大、投資怎么控制。根據鵑湖工程審批要求,工程設計300萬方開挖。若一方土10米寬,10米高,300萬方需堆放30公里長。面對如此大面積的一個土方堆放問題,鵑湖工程建設團隊知責而奮進。
“我們提前半年便著手做調查,為土方堆放選擇最優地點。”當時,鵑湖工程由原水投公司負責,公司總經理朱曙雄回憶,項目實際共開挖293萬方土方,除根據城市規劃和提防要求,鵑湖固定堆放100多萬方外,需外運土方187萬方,車輛外運約5萬輛次。如何優化棄土堆放,實現棄土雙贏?當時,鵑湖工程建設團隊在調查27個堆土點后,結合海寧其他工程,選中13個堆土點,提出“鵑湖棄土堆放方案”。該方案實現市區主干道路綠化提升,尤其對三個高速口進行景觀布置,不僅促動城市綠化工程等與鵑湖開挖建設,又大幅節約了工程土方投資,據測算為市財政至少節約3000萬元。項目的另一大難點是氣候影響。每年的梅雨、汛期對項目來說是“滅頂之災”。一下雨工程只能被迫停工,而對鵑湖工程來說,由于需要挖走大量土方,雨水天氣一來更易積水。“只要雨一下,挖好的坑里全是水,雨后還得花大把時間等太陽曬干,而且一下雨土方重、路面滑,工程車也難以將土方運出去,只能等它曬干。”鵑湖工程項目負責人俞耿鋒告訴記者,這樣一來嚴重拖慢了項目建設步伐。為此,他們制訂工程預汛預案,做到“雨前早知道,雨中強排澇,雨后早開工”,同時,采取“雨中挖、雨后推、晴天運”辦法和人員輪休、機械不停、24小時不間斷作業的模式趕進度,“我們在項目一側專門布置了排澇泵站,雨后就用泵將水瘋狂往外排水,將降雨影響降到最低,盡快恢復施工作業。”辦法效果是顯著的,項目順利抵御了2012年蘇拉臺風,2013年菲特臺風,并且與原先計劃的30個月工期相比,提前了整整3個月完工。
俗話說項目成本管控,土方工程最難。在鵑湖工程中,鵑湖工程建設團隊遇到一個更加突出的難題,300萬方土方工程投資該怎么準確控制?“土方計算精準,預算才準確。”朱曙雄告訴發布君,根據他們測算,同樣大小重量的土方,由于運輸距離遠近,價格也天差地別。為此,建設團隊專題召開兩次討論會,群策群力,最終創造性提出方案,即將鵑湖工程按施工轄區進行逐個劃區,逐個挖土,逐個運土,逐個堆土,遂個測量,確保每個區塊核算正確。同時,首次實現全過程跟蹤審計,突出土方計量計價管控,最終確保項目投資。而這個棄土堆放方案,得到了審計部門高度評價,也得到了省廳領導的充分肯定,為市內其它項目如杭海輕軌建設棄土提供了經驗。2014年8月,鵑湖順利蓄水。該工程成為全省水利工程審批進度最快、工程建設協調最順暢、廣大市民最為滿意的工程之一。四月下旬,來到鵑湖畔,綠意盎然,微風吹來,帶著不知名的花香。沿著曲折的木棧道前行,遠處波光瀲滟的湖面上,候鳥在嬉戲。鵑湖水利工程建設,不僅打造了“城在水中、城在綠中、城在文中”現代化中等城市和“水綠融城、盈翠之洲、城湖共生、競彩水岸”的海寧生態金名片,還吸引了包括浙大海寧國際校區、鵑湖科技城等知名院校和高科技平臺的入駐,成為海寧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浙大海寧國際校區
作為把鵑湖當成“孩子”看待的鵑湖工程建設團隊工作人員而言,當年的砥礪奮進用“四千精神”足以形容:千方百計謀立項,千山萬水跑審批,千言萬語征拆遷,千辛萬苦抓建設。
如今,鵑湖已“破繭成蝶”。今年2月,鵑湖通過這幾年的運行實效,先后完成并通過水土保持專項驗收、環境保護專項驗收、標準化管理創建專項驗收、建設征地和搬遷安置專項驗收和工程檔案專項驗收、竣工驗收自查工作等竣工驗收工作。
碧水悠悠潤城鄉。現在,偌大的鵑湖公園,已是海寧人茶余飯后健身好去處,慢跑、健走、輪滑,都很適宜。這里浸滿的不僅是鵑湖工程建設團隊的心血和汗水,更承載了海寧這座城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