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楓樹王高達16米,福建樹王樹冠冠幅達到24米,仙游胸圍超過了9米
海峽網12月28日訊(海都記者 陳麗明/文 馬俊杰/圖)昨日,南酸海都記者獲悉,棗樹由福建省綠化委員會和福建省林業廳開展的獲評2016年第四批“福建樹王”評選活動,日前揭曉結果。福建樹王今年共評選赤皮青岡、仙游鉤錐、南酸細柄蕈樹、棗樹格式栲、獲評紅錐、福建樹王福建青岡、仙游紅花香椿、南酸南酸棗、棗樹藍果樹、獲評香榧10個樹種的“福建樹王”。據了解,福建省自2013年開始已連續4年舉辦“樹王”評選活動,目前已評出40個樹種的“樹王”,其中莆田有兩株。
“樹王”獲獎10萬元 將落實保護
在今年第四批的“福建樹王”評選中,寧德周寧縣的一株赤皮青岡樹獲評“赤皮青岡樹王”,漳州南靖縣的一株香椿獲評“紅花香椿王”,漳州華安縣一株紅錐獲評“紅錐王”,南平建甌市的一株青岡和一株香榧分別獲評福建“青岡王”和“香榧王”,莆田市仙游縣的一株南酸棗樹獲評“南酸棗王”,龍巖新羅區一株藍果樹獲評“藍果樹王”,三明市三元區和龍巖市武平縣各有一株格式栲并列“格式栲王”,此外,龍巖市武平縣還有“鉤錐王”和“細柄蕈樹王”。
對于此次被評為“樹王”的樹木,每株將一次性獎勵10萬元,主要用于“樹王”的立碑保護、修建護欄、拆違復壯、病腐防治等開支。按照要求,“樹王”所在地須委托有經驗的機構進行保護設計,將設計成果報設區市林業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專家評審,并報省綠化辦備案后組織實施。“樹王”所在地可向社會公布“樹王”認養辦法,開展認養保護。
莆田共有兩“樹王” 在仙游和荔城
為廣泛挖掘古樹名木珍貴資源,加大古樹名木的宣傳和保護力度,福建省綠化委員會和福建省林業廳決定在全省開展“福建樹王”評選活動,每年評選出一批“福建樹王”。樹王評選嚴格,按照公眾投票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的辦法評選,根據評選條件,“樹王”應是在原有生態環境下自然生長的完整樹木,不是近期移植或盆栽,并且滿足六個“最”當中一條以上的評選指標才行,這六個“最”分別是:樹齡最老、樹木最高、胸徑最粗、冠幅最大、樹形最奇特和保護價值最高。
海都記者了解到,“福建樹王”評選已連續舉辦4年,目前已評出40個樹種的“樹王”,其中莆田有兩株。除了第四批“福建樹王”里的“南酸棗王”由仙游縣游洋鎮的一株南酸棗樹獲得,還有2014年評選的第二批“福建樹王”中的荔城區新度鎮的一株“秋楓王”。
荔城區新度鎮凌厝村的秋楓樹王,估測樹齡已有500多年,茂盛挺拔。更難得的是,它和另一株移栽至此同樣有500多年樹齡的秋楓古樹在一起,不僅沒有因爭奪養分影響生長,樹冠反而相互交織如傘蓋,村民稱其為夫妻樹。記者看到,其中秋楓樹王高達16米,樹冠冠幅達到24米,胸圍超9米,需五六個成年人才能環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