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公交站點等候公交車時,商業通過電子地圖查詢到:從此站到最近的醫療有聯地鐵站有兩站距離,會有686路、保險612路、產品61路、多比道同121路、較再102路、分化103路這條公交線路可以乘坐。商業這令人自然想到一個問題:假如高峰客流都是醫療有聯從此站去附近地鐵站的,六條公交線路存在競爭,保險就應該彼此劃分到達時間的產品間隔。但眾所周知,多比道同公交車的較再準時性是比較難控制的,也比較難設計。分化
由此具體場景,商業筆者聯想:在商業醫療保險、重疾險市場上,是否也存在類似的競爭尷尬和困局。伴隨越來越多的商保公司業務范圍覆蓋擴大,以及互聯網醫療保險的繼續發展,商業保險產品也將面臨與上述公交線路類似的問題。這既是矛盾,也是可以比較和利用的機會。筆者認為:當出現按病種的商業醫療保險或重疾險時,不同產品對相同客戶的吸引產生標桿。
保險產品的比較及分隔,誰來做
可以是互聯網為主的平臺經濟來做,這時,不排除互聯網醫療保險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既做推銷員,又做服務員。也可以是完全獨立的第三方專業力量來做。目前已經有很多以保險代理、保險經紀、保險推薦的隊伍在做,但往往無法建立十分強的公信力,原因眾所周知。
以按病種的商業醫療保險或重疾險舉例,筆者認為:這些產品的出現以及被比較、評價,本身就是保險行業精細化的結果。假如這些比較結論被相當體量的潛在用戶采納,就逐步引起保險行業定價、服務的聯動調整,強化平均值。在此基礎上,又有增值服務和對應的附加值。
商業醫療保險對重疾險的再分化
兩類保險的性質不同,在商業醫療保險的發展路徑上,必然從重疾險搶奪潛在用戶,并借鑒其部分內容和漏洞。某種意義講,這是一種先進技術文明對傳統習慣做法的逐步取代。最適宜打開缺口的著力點,或許是續保場景。重疾險無法做到高齡、超高齡續保,會影響參保。
而商業醫療保險有辦法做到,通過國際比較,也確實有可持續樣板。商業醫療保險從重疾險產品繼承的資源包括:一是潛在用戶;二是歷史數據。數據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包括但不限于:健康數據、保費數據、損失數據、賠付數據、騙保數據等,每一項打開都有很多內涵。
商保公司之間有趨勢做數據聯通
商保公司之間或許不意愿做數據聯通,但市場力量、顛覆力量會促使這一趨勢逐漸完成。數據聯通,無論從監管還是經營上,都很實用。一方面,數據聯通幫助所有商保公司熟悉潛在用戶,對所有欺詐騙保情形零容忍,在保司內外高舉高打;另一方面,數據聯通幫助一些商保公司嘗試數據互認,當一些商保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時,同業盡力承接保單,避免用戶損失。
這樣,同業之間必然需要一套基于保單評價的行之有效、客觀的可比較系數,這些系數及其所在的計算模型大概率出自第三方專業力量之手,這是來自外界的、相對超脫的干預。干預的基礎在于干預者掌控計算所需的各層各類數據,提出一個可轉化、可比較模型及結果,交由商保公司之間、患者群體來自主選擇。從需求側改革中,這樣的供給改革體現市場與公益。
重復參保、既往癥以及健康管理
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絕大多數用戶必須參加基本醫保,部分用戶在商業補充保險上選擇兩個及以上產品參與。對這部分用戶,商保公司之間有必要予以重點關注,既是機會,又是風險。風險又分為自然風險、人為風險。人為風險又分為可控風險、不可控風險。筆者認為:用戶購買多個商保產品、存在既往病史等,都可以通過保費調節、健康管理向可控引導。
首先,是對購買多個商保產品的用戶,謀求將其納入商保體系內的重點監控;再者,對存在既往病史的用戶,逐步從限制參保轉為遵守一定條件的參保和保障。一方面,這類用戶可能要承受相對更高的保費水平;另一方面,這類用戶更有必要嚴格依從商保公司的健康管理服務及要求。商保公司有動機籠絡體檢篩查與醫療服務的關聯性,由健康管理項目積極作為。
如此,可將健康管理板塊視為“固定收益”模式,內涵及作用包括:用戶所需服務的提供、保險預期賠付的控制。將健康管理落實落細,就是防控保險的金融風險。進一步地,直保公司、再保險之間將擴大基于產品、服務、資金的流通交易機會,這些都體現“實業特征”。這必將有利于新型商保產品定價及穩定性,在此演變過程中,勇進者將獲得更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