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秋分開始一天都比一天冷,秋分秋分秋分標志著正式進入了秋天。養生養生養那么秋分時刻應該怎么樣養生呢?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注意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疾病一夜涼一夜”、到底“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秋分十場秋雨好穿棉”,養生養生養從秋分開始,注意天氣一天比一天變冷。疾病
秋分才標志著正式進入秋天!到底
秋分是秋分秋分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從這一天起,養生養生養陽光直射的注意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疾病確切地說,到底北半球的秋天從秋分開始!
而我國身處北半球,所以秋分才標志著正式進入秋天!
秋分過后也是最易生病的季節
中醫常說的“夏季過后無病三分虛”。身體經過夏季的高溫,到了秋季也最容易生病!①
首先,季節交替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身體一時無法適應,就如同高原反應一般,容易發生疾病。
其次,秋季空氣干燥、晝夜溫差大,導致人體的呼吸道系統、熱平衡系統以及皮膚的免疫力下、無法適應,自然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
第三,很多人在夏季時食欲不振、偏愛冷飲,這樣導致了脾胃受損,身體中一些營養素的缺乏,這些都容易引起疾病問題。
秋分后小心5大疾病找上門
1. 降溫——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氣轉涼,若下雨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現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等問題。①
2. 秋燥——皮膚干燥 秋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此時容易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瘙癢、干裂、流鼻血等癥狀。
3. 貪涼——腸胃疾病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后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寒涼食物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在夏季,人們為了防暑降溫,往往生食大量瓜果、寒涼食物,損傷脾陽,脾陽不振,則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4. 溫差——心血管病 秋季早晚溫差大。對于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事件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因素。因此,在季節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①
5. 蟲螨——過敏鼻炎 秋季也是過敏高發的季節,這與秋季的氣候特點關系密切。秋季風大,花粉、塵埃都彌散在空氣中,易引起過敏。另外,秋季溫度濕度適宜螨蟲的繁殖,易引起過敏。
養生記住“345黃金原則” 幫你平安度過“多病之秋” “3”“三個”地方不能凍! 醫生介紹,俗話說“春捂秋凍”,但有三個地方千萬凍不得!②
頭:頭作為人體“諸陽之會”,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受涼后會引起頭痛等。另外,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尤其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外出的時最好戴帽子,洗頭時用水要比平時熱一點。
肚臍: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機體陽氣,特別是一些脾胃虛弱,怕冷、易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還可以采取經常在肚臍熱敷的方法,驅寒助陽。
腳:腳是人體各個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經的路程也最長,而腳又匯集了全身的諸多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足部寒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4”“四個”養生的食療方 1. 緩秋燥——清肺梨 取鴨梨1個,川貝5克,冰糖、蜂蜜各適量。一種做法是把內部掏空,放入川貝、冰糖、蜂蜜等煮食。二是帶皮切塊,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熱吃效果最好。三是將銀耳泡發后,和梨一起放到涼水中煮湯,根據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棗等。1日3次,早中晚分服。
2. 止秋咳——白蘿卜汁 秋季咳嗽是最惱人的,喝蘿卜汁見效最快、效果好。將新鮮的白蘿卜加少量水榨成汁,注意要把蘿卜皮削掉,要不然口感太辣,對胃的刺激也較強。一周喝1~2次即可。④
3. 防感冒——蔥白姜片粥 怕冷、臉色蒼白、痰多,秋季天氣轉涼,風寒感冒也找上門來,可以喝點“蔥白姜片粥”,平時喝點也可以預防感冒。先將粳米熬成粥,準備一小段蔥白切碎后加入,快出鍋時放入姜片,再煮5~10分鐘即可。
蔥白和生姜都有驅寒、散熱的功效,可以驅散體內的寒氣,有利于消除咳嗽等感冒癥狀。另外,蔥白還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4. 解秋乏——西洋參石斛瘦肉湯 “春困秋乏”,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容易疲勞,提不起精神。解秋乏可以喝“西洋參石斛瘦肉湯”。
石斛和西洋參同煮也都有養陰生津的效果。二者與瘦肉一同烹制成西洋參石斛瘦肉湯,不僅對長期因為糖尿病、或者冠心病、心衰造成的口渴、乏力等氣陰兩虛的表現有效,而且也能緩解酷暑損傷的元氣,緩解秋乏。
“5”“五種”食物要多吃 1. 柑橘:柑橘性溫、味甘,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之功效。
2. 梨:梨有“百果之宗”美譽的梨性寒、味甘,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欲。有潤肺清心、消痰止咳等功效。
3. 蘋果:蘋果性平、味甘,是健脾開胃的良品。粗纖維含量高的蘋果含有蘋果酸和鞣酸等,有收斂止瀉的作用。
4. 蘿卜:蘿卜性涼,味辛、甘,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順氣利尿和清熱解毒之效。每日臨睡前,吃點鮮蘿卜,可增強心臟功能。
5. 柿子:柿子性寒,味甘、澀,鮮柿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僅次于柑橘,而高于梨和蘋果。柿蒂可治呃逆、噯氣等癥;柿餅炙炭可治便血;柿霜可治喉痛、咳嗽、口瘡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