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醫生當前中國面臨的頭號腫瘤威脅,有數據顯示,發力我國每年有59萬人死于肺癌。腫瘤早期若能早期發現,篩查肺癌患者的醫生生存期限及生存質量將大大提高,但現實是發力70%的肺癌患者在診斷時已是晚期。如何才能提前發現肺癌?人工智能(AI)正在這一領域發力。腫瘤早期近日,篩查記者獲悉,醫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利用AI自動閱片系統,發力為1000多人做腫瘤篩查,腫瘤早期查出10例肺癌。篩查
AI肺癌早篩基層小試牛刀
肺癌早期篩查,醫生低劑量螺旋CT是發力公認的一種檢查手段。但當前肺癌早篩所采取的腫瘤早期“人工拍片,人工閱片”的方式,在放射醫師數量極其短缺,工作壓力已經十分沉重的情況下難以廣泛開展。在這一方面,目前大熱的AI讀片功能,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業內有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包括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在內近四十家企業推出了肺癌早篩相關的人工智能產品。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依托的AI產品來自依圖醫療。根據依圖醫療發布的資料顯示,該公司開發的care.aiTM肺癌影像智能診斷系統具有良惡性鑒別診斷、自動歷史影像對比、結構化報告等功能,由AI出具的結構化報告臨床采納率已經達到92%。截至今年6月,已落地全國100余家三甲醫院,并逐漸向縣市級醫院擴展。
今年5月-7月底,廣醫二院放射科依托全肺高分辨率低劑量CT及人工智能自動閱片系統,在廣州市海珠區和番禺區開展針對50歲以上居民“免費低劑量CT篩查早期肺癌”的大規模肺部體檢公益活動,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篩選出高危人群,共調研數萬人,最終為1323人(年齡50-91歲,中位年齡61.48歲,男性606人,女性717人)進行了腫瘤早篩。
體檢結果顯示:共發現肺小結節(3mm以上肺內病灶)者660例,占50.00%的體檢人群,并診斷出10例肺癌,其中早期9例,晚期1例。
廣醫二院放射科副主任兼番禺院區微創介入科主任張振峰教授向媒體表示,先進的醫療AI智能診斷系統的引入,為大規模疾病早篩尤其是腫瘤早篩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極大提升了影像篩查的工作效率,減少誤診漏診,降低了篩查成本,是放射醫師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大規模的疾病早篩行動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腫瘤篩查,同時也能夠為搜集區域內肺癌影像學及生物學大數據,探索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結節的最佳管理策略,提升防癌控癌水平做出貢獻”,張振峰教授透露,“在此次小范圍城市人口的肺癌早篩行動中,女性肺癌檢出率顯著高于男性,值得進一步驗證與深思。”
醫療影像+AI推動疾病早篩
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且仍然處于持續增長之中。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周純武教授認為,疾病早篩對于民眾及國家均具有重大意義,而影像學檢查是疾病早篩的重要環節。當前,隨著民眾診療需求的快速增長,影像醫師普遍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加班閱片成為常態。醫療人工智能的引入有助于提升影像學科工作效率,減輕醫務人員工作負擔,減少誤診漏診現象的發生,為大規模疾病早篩行動的開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隨著醫療AI在醫療機構的廣泛應用,AI正在成為醫生的助手及“第二大腦。”依圖醫療總裁倪浩透露,依圖醫療已經啟動“AI防癌地圖”項目,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入1億元項目資金,聯合數百家醫療機構,覆蓋19個省市自治區,以AI應用提升醫療機構服務供給能力,推動中國腫瘤篩查進入“AI+”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