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消息: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普華普華永道國際會計公司就外國保險公司在中國的永道情況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根據這份調查報告,報告保險中國的外國無限市場是巨大的,外國投資者增長迅速。公司但是中國,這個市場也存在風險和困難。發展
外國保險公司所占份額尚小
如今中國保險市場上,潛力為數不多的普華幾個國內保險公司占據絕對優勢。外國保險公司的永道份額只有6%。但是報告保險,外國投資者對潛在的外國無限市場充滿信心。普華永道的公司報告估計,到2010年,中國外國保險業在中國的發展份額將上升到10%。未來3年中,外國保險公司數量將從今天的40個增加到大約55個,而受雇于外國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人數將從79000增加到192000,增長142%。被調查的24家大型外國保險公司認為,增長潛力最大的領域是人壽和疾病保險。剛剛起步的養老保險業也被認為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保險公司的信心不僅來自巨大的市場,也來自于他們近年來不俗的銷售業績。在普華的調查中,兩家外資保險公司表示,他們預計自己2007年保險金收入增長將達到200%-300%。其它公司的預計在25%-50%以及50%-75%之間。
調節的障礙
現在還有很多中國人沒有認識到保險的重要性。這是保險公司拓展業務的困難之一。另外,這個行業的形象很差。保險代理人通常被認為不夠專業、不可信。雖然國家和保險行業都努力說服大眾認識保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國家對保險實行稅收優惠,但是人們頭腦中的觀念還一時難以改變。
對于外資保險公司來說,還有一個特別的障礙是國家規定和規定的不斷變化。國家的規定集中在保險產品上。雖然某些政策規定被放寬,外資公司得以擴展業務,但是國家政策規定的數量在增加,還是阻礙著外資保險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和增長。
最大的挑戰是缺乏人才
外國保險公司現在在中國的雇員人數超過14800,預計到201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133%達到34000。而其中外國籍員工只有312名,到2010年也不會有太大的增長。這說明,外資保險公司主要依靠本地人才。但這方面的情況并不十分樂觀。在普華永道的調查中,有一個問題是“公司面臨的最大的壓力來自哪方面”。結果顯示,排名第一的是招募和培訓優秀人才。這個問題甚至排在了開拓銷售渠道和加快保險費增長的前面。
瑞士普華永道保險業咨詢部門的彼得·呂思(Peter Lüssi)說:“人才的招募和培訓對于外資保險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中國的人才流動性非常高,去年只有6家外資保險公司的人員流動率在10%以下。4家公司的人才流動率甚至超過了總雇員數的四分之一。在領導崗位、銷售和市場實施部門很難招聘到有能力的人才。”
安聯業績不錯
德國安聯保險集團1999年在華投資成立了歐洲在華第一家壽險公司――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2006年,中德安聯的毛保費總收入達12億元人民幣,比2005年增長超過300%,在所有外資壽險公司中名列第四。今年前3個月,中德安聯實現規模保費4.8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0%。自成立以來,中德安聯擴展迅速,至2007年5月,已在上海和廣東、浙江和四川三大省份共16座城市設立了34個營銷服務部。在壽險成功先例的鼓舞下,2003年安聯集團在中國成立了第一家財產險分公司――安聯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安聯產險)。其中車險業務增長迅速。
這次調查的各項業績指標的橫向比較中,安聯在“壽險”、“疾病險”、“地區擴張”和“創新”等方面都占據第四位,“客戶關系”還排在了第三。只有800名雇員的安聯與氣勢洶洶雇員2600名的美國友邦還是有差距的,這個由美國國際集團投資的全外資保險公司幾乎在各項比較中都占據第一位。
除了安聯以外,德國健康保險公司(DKV)2004年參股新建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活躍在中國市場上的德國保險公司還有德國漢諾威再保險公司、德國格寧保險公司等。但只有安聯參加了這次普華永道的中國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