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美的光伏雙反大棒,中國光伏企業更多的政策看中國內應用市場。而國家各部委也是僅僅鍵行密集出臺政策文件支持光伏企業度過“寒冬”。
國家能源局除了已經出臺的出臺《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國家能源局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沒用通知》等以外,上述人士透露,效果訊目前新的好落產業政策仍在制定中,國家能源局將召集有關各方,實關就度電補貼額度、業資補貼方式、光伏示范區建設具體時間表等項目實施細節進行協商,政策以期從調整產業機構、僅僅鍵行針對性解決國內光伏企業同質化發展弊端等方面提供支持。出臺
光伏政策恐“口惠而實不至”
關鍵出資協議仍舊不清晰
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內部人士表示,沒用盡管密集出臺了相關新政,效果訊但行業內仍存在部分留下問題有待解決,產業面臨的形勢依舊嚴峻。業界普遍認為的產能過剩問題,是指中國產能相對于歐債危機而造成的海外市場萎縮,以及國內市場受限而產生的相對階段性過剩,實際上并不存在性的過剩,這種產能過剩是內外因疊加所導致,它是個結果,而不是問題的根源。在某種意義上,國內市場發展滯后才是造成產能過剩以及遭遇歐美“雙反”的根本原因。
在出臺的相關舉措中,新能源城市、分布式發電等項目規模均不小,但相關部委在出資協議方面還沒有達成一致,較終由誰來承擔啟動的巨額費用,仍在進一步的溝通中。未來不僅要規劃促進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大規模項目,更重要的是項目融入資金必須跟上,在這一點上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除了電價補貼以外,個人還可以通過銀行獲取低息貸款,甚至是無息貸款。
之前光伏政策扶持效果微弱
“光伏特許權”中標者多為國企
之前的光伏政策無非就是"金太陽"和"特許權招標",而特許權招標是以較低價者中標為前提,較終中標的企業大多為國有企業,而這些國有企業的主要贏利點在于傳統電力,他們之所以要以較低價競標,就是為了完成國家給指定的減排任務,對于光伏電站或項目本身是否贏利,無關緊要。
據阿特斯電力CEO瞿曉鏵10月18日接受記者采訪表示"目前國家對光伏業面臨的實際困難非常重視,這對我們這種長期在一線市場耕耘的企業來說是好事。但有一點需要指出,應該避免有政策但無法落實的情況繼續存在,能真實切實做到完全落實之前的政策,這比出臺新一輪看上去更強有力的支持政策更重要。"
在光伏上網電價政策上,延續了中國大部分政策模式——"一刀切"。政策的出臺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乃至中國光伏市場的啟動會有一個非常正面的作用,但從價格本身來看,因為中國幅員遼闊,所以同樣的價格放在各地有不同的收益率,期待新一輪政策使它更加合理化,也使光伏的發展在更加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