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億后重慶再出發⑧|巴渝大地迸發“熱辣滾燙”消費活力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2024-02-28■2023年社零總額同比增長8.6%,后重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
■2024年春節假期,慶再消費規模位居全國城市第三
“確實硬核!后重”“好酷炫!慶再”2月27日,后重重慶新光天地商場,慶再極具賽博科技風的后重展臺前人流如織,一臺號稱“在任何星球都可以行駛”的慶再展車引來不少觀眾駐足。
這是后重特斯拉最前沿的產品賽博越野旅行車全國巡展,重慶是慶再首批站點之一。
新能源汽車巨頭,后重為何將如此重要的慶再活動放在重慶舉行?答案不言而喻:重慶不僅是汽車重鎮,更是后重一座活力涌動的消費大城。
剛剛過去的慶再這個春節,據美團發布的后重2024春節“吃喝玩樂”消費洞察數據顯示,重慶生活服務業日均消費規模同比增長33%,消費規模位居全國城市第三,其中異地用戶消費較去年同期增長76%。2023年,重慶社零總額實現15130.25億元,同比增長8.6%,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
巴渝大地,處處迸發出“熱辣滾燙”的消費活力。
2024年被商務部定為“消費促進年”,重慶如何抓住機遇,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向縱深推進?
引進來+走出去
加速集聚優質消費資源
新品首秀、新開首店,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消費實力。
不只讓賽博越野旅行車來渝展出,特斯拉還趕在年前加開了龍湖高新天街、萬州萬達廣場等多個體驗店。
“入渝6年,重慶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為企業發展帶來重要契機。”特斯拉區域總經理孫嘉澤說。
自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以來,重慶正加快“世界名品”集聚發展。尤其是在首店經濟方面,2023年創下新高——共引進品質首店469個,同比增長240%。老佛爺百貨、TSUTAYA蔦屋、blt精品超市、奈爾寶家庭中心等一批品牌首店、品牌旗艦店紛紛亮相。截至目前,重慶已集聚國際國內知名品牌超1800個。
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2023年,重慶打響“渝貨精品”特色品牌,著力打造老字號和“非遺”精品,“重慶味道”“重慶工藝”“重慶制造”對國際消費者吸引力進一步增強,累計培育中華老字號31個、重慶老字號368個,華為問界M7、阿維塔單月銷量分別突破2萬輛、3000輛,奉節臍橙、涪陵榨菜、巫山脆李品牌價值均位居全國同類產品第一。
大型會展活動,往往被視為提振消費的助推器。重慶成功舉辦智博會、西洽會等重點展會,“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等重要活動,以及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重慶國際馬拉松等知名體育賽事。此外,重慶還以“愛尚重慶·渝悅消費”為主題,統籌實施跨越全年、聯動全域、融合全行業的中國(重慶)國際消費節、不夜重慶生活節、成渝雙城消費節等系列主題節慶活動2000余場。
“對標先進城市,重慶還存在一些短板,如產業發展相對單一,本土優質消費品牌較少、產品競爭力不強,對商業品牌的集聚力不夠強,有效供給‘量’‘質’還較弱。”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坦言。下一步,重慶將以全面擴大開放為引領,突出“引進來”“走出去”并重,集聚優質消費資源,培育“渝貨精品”,提升會展能級,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開放共享,提升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配置能效。
新場景+新業態
全面帶動消費迭代升級
圍爐煮茶愜意長談,在攝影展流連駐足,沉浸式體驗繪畫……春節假期,北倉文創街區迎客20萬人次左右。這條街由廢棄的重慶紡織倉庫改造升級而來,如今已成為重慶的文旅消費新地標。
北倉只是重慶打造消費新場景的一個縮影。依托山城夜景、濱江岸線、后街支巷、樓宇天臺、防空洞穴等特色優勢,重慶消費場景不斷“上新”——三洞橋Park商業街、龍門浩老街、十八梯D區、山城巷后街、聯合國際“云端之眼”等極具巴渝特色的網紅打卡點,吸引八方來客。
2023年,重慶演唱會市場火熱,許巍、五月天、劉若英、楊千嬅等紛紛來渝開唱。當年7月,TF家族在巴南華熙文體中心的一場演唱會,帶動住宿、餐飲等消費1200余萬元。9月,五月天在奧體連開三場演唱會,12萬張門票中外地觀演者占到了54%,周邊酒店被一搶而空。這背后,離不開重慶拓展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大田灣體育館、龍興足球場、華熙LIVE文體中心等設施服務功能,打造商體聯動消費新場景。
數字化,為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在解放碑-朝天門商圈,86座公共WiFi亭,實現了步行街免費WiFi全覆蓋;無障礙地圖、多功能智能座椅等智能終端產品在商場里隨處可見。解放碑-朝天門商圈,也由此入選首批全國示范智慧商圈。
同時,重慶推動大型連鎖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2023年,全市住宿餐飲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餐飲收入增長超5%,實施電商直播帶貨專項工程,打造產地直播基地和C2M超級工廠,當年全市網絡零售額增長19.04%,高于全國5.93個百分點。
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重慶將著力培育數字消費“住業游樂購”全場景,大力發展在線診療、云旅游、云教育、云體育,推動大型連鎖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一批智慧購物示范新場景,集聚發展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直播電商新平臺,創新消費新模式,豐富消費新業態,打造消費新場景,全面帶動消費迭代升級。
近者悅+遠者來
打造國際消費環境標桿地
好的環境,是吸引消費、留住消費的關鍵。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要目標之一便是打造國際消費環境標桿地。
提升消費環境需“內外兼修”。重慶發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等戰略優勢,強化通道賦能,深化區域合作,優化服務水平。
“太高效了!”2023年,從提交材料到領到相關證章,重慶普隆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的張環不到2個小時,就辦完了開辦企業相關手續。目前,重慶已在所有區縣全面實施開辦企業“一網、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辦結,“一日辦結”率達99.3%。
同時,重慶持續深化“放管服”,通過“證照分離”改革,推動“照后減證”,全市范圍擴面50項涉企許可事項,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上線商事登記“渝港通”信息化服務,實現香港企業來渝投資“足不出戶”辦理。
通過優化“放心舒心”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企業來渝投資興業,截至目前,重慶累計引進世界500強企業319家。
如何讓“近者悅,遠者來”?重慶在持續美化“山水之城”城市環境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2023年,重慶加快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中心城區基本形成“環+放射”運營網絡,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突破500公里。深入開展“緩堵促暢”和路網更新,建成12個路網更新片區、山城步道600公里,城市便捷度不斷增強。
此外,還重點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完善城市功能,美化休閑場景,實現濱江岸線功能、環境、設施等方面系統提升。
對外,重慶則不斷擴大“朋友圈”,著力構建“通達四方”物流樞紐,加快建成全國首個擁有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增強與全球消費資源的連通能力。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國內、國際航線班次數量分別為23萬余次、6521次,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120個國家(地區)的480個港口,中歐班列(渝新歐)年度開行超5000列。
不過,在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看來,重慶還存在短板,如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通道優勢發揮不夠明顯,對“一帶一路”進口商品的集散分撥樞紐功能作用尚未有效發揮,鐵路線網供給能力不足,境內外通達性有待提升。
該負責人介紹,重慶下一步將完善配套設施,構建便捷綜合交通網絡,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培育“山水公園”特色品牌,提升市外人員來渝便利度和全球消費品中轉集散水平;優化消費服務,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準,提高國際消費環境安全度、經營者誠信度和消費者滿意度。強化宣傳推介,提升重慶國際知名度和傳播影響力,全面宣傳展示重慶消費“新魅力”。
數讀重慶消費活力>>>
●2023年,共引進品質首店469個,同比增長240%
截至目前,已集聚國際國內知名品牌超1800個
累計培育中華老字號31個、重慶老字號368個
華為問界M7、阿維塔單月銷量分別突破2萬輛、3000輛
奉節臍橙、涪陵榨菜、巫山脆李品牌價值均位居全國同類產品第一
●2023年,住宿餐飲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餐飲收入增長超5%
網絡零售額增長19.04%,高于全國5.93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累計引進世界500強企業319家
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120個國家(地區)的480個港口
中歐班列(渝新歐)年度開行超5000列
數據來源:市商務委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佘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