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出現了一隻美麗的讓海藍鯨。
應該說,生館曾是小藍犧牲一隻美麗的幼年藍鯨。纏繞的跟巴漁網使牠的成長不再是祝福,而是尼樣詛咒。隨著小藍鯨的有重義體型長大,束縛也越來越緊,大意直到小藍鯨再也無法進食、讓海直到連牠的生館骨骼都擠壓變形。最終,小藍犧牲它隨著洋流,跟巴漂向遙遠的尼樣南方。
約莫4年前,有重義臺東長濱有一隻幼年藍鯨擱淺,大意身為已知的讓海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即使是幼年個體,體長也有20公尺以上,是當之無愧的巨獸。
早期臺灣周圍海域曾有大量鯨魚,使捕鯨產業一度興盛,某些小漁港、海灣、簡易碼頭,就是為了拖行鯨魚並現場加工而建造的。就我所知,其中包括領航鯨、虎鯨、抹香鯨、大翅鯨、侏儒抹香鯨、小抹香鯨、喙鯨......等等,而藍鯨雖然不常出現在臺灣周圍海域,但日治時期也曾經有捕獲紀錄,據說墾丁鵝鑾鼻神社的鳥居,正是由藍鯨的骨頭所打造。
然而,無論是捕鯨產業或鯨魚神社,都已毀在二戰的炮火之中,這次臺東的藍鯨擱淺,是臺灣第一次藍鯨擱淺的紀錄,在現代的知識技術基礎上,這四年來,臺灣各地的研究團隊把這隻藍鯨好好地研究過後,才終於在海生館的策劃下展示「巨鯨之路」。
關於一條藍鯨的死亡:奪走生命的意義
終於,小藍鯨的身體靠岸了,而靈魂沒有靠岸。我希望祂沒有靠岸。我希望祂自由地游回了北海,大口吞著磷蝦,變得快樂而強壯,再也沒有網繩可以束縛祂,於是牠越長越大、越長越大,就像牠的媽媽一樣。
「整天吃死雞死豬死牛吃得很爽,卻在那邊哀悼一條死鯨魚,假掰!」看到了類似的說法。
我認為意義取決於立場,對於見證者而言,死亡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死有輕如鴻毛,就像巴尼一樣;死有重於泰山,就像巴尼一樣。等等,巴尼是誰?他的死又有什麼意義?
在聖誕節時,有一個網路迷因重新紅起來:「巴尼陣亡紀念日」。簡單講述就是在《口袋裡的戰爭》這部鋼彈系列作品中,一位名為巴尼的軍人,為了守護自己珍視的人們和土地,在12月25日這一天駕駛著弱小的機體向強大的鋼彈發起攻擊,然而由於資訊不對稱和能力不足,巴尼對戰爭沒有起到任何影響,戰爭在他發起攻擊之前就被阻止了,而他自己也敵不過眼前的敵人,死得屍骨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