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6年,剛建立魏國不久的曹丕曹丕去世。曹丕是應該樣死魏朝的開國皇帝,也是年不年早三國時代的第一位皇帝,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曹丕在位共六年的時間,在其統治期間,魏國國力增加,版圖擴大,多次擊敗羌胡、鮮卑等族的進犯。但曹丕三次征吳,均無功而返。公元226年,曹丕回到洛陽后就開始一病不起,臨終前托付曹叡于曹真、司馬懿等人,終年四十歲。
漢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老家安徽亳州。小的時候就開始顯露其聰慧的一面,廣泛閱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年僅八歲,即能為文。建安十六年(211年),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延康元年(220年(庚子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為魏王、丞相、冀州牧,他對外平定武威三種胡、酒泉和張掖的叛亂,從劉備集團手里收復上庸三郡;對內積極調節曹氏與士族之間的矛盾,果斷采納陳群的意見,確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緩和了曹氏與士族的關系,取得了他們的支持,為稱帝奠定基礎。
曹操被稱為亂世奸雄,而其兒子曹丕更是青出于藍更勝于藍,他做了曹操沒做的事,那就是脅迫漢帝禪位給他,當上了魏國的第一任皇帝,而他的死也預示了魏國其短暫的國運,最終魏國還是被司馬懿的后人給篡奪了。 曹丕死因:
1、性格問題,曹丕比他的父親曹操還多疑,而且他三次伐吳皆無功而返,心情自然不順,因此才會積勞成疾。
2、魏建立初期,曹丕對內政進行了很大的整頓,還要與幾個弟弟斗法,傷神,另外他年年用兵,以至于勞累而死。
3、曹丕即位之后,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擴建后宮,大肆網羅美女,因此也有可能是縱欲而亡。
4、黃初六年,曹丕在伐吳期間染上風寒,而在那時是秋冬交替之時,加上長江冬天時會起霧,再加上曹丕原本就有舊傷,最終在洛陽一病不起去世了。
5、曹丕性格暴躁、心胸狹窄,許多事情不能釋懷,和兄弟之間的隔閡恩怨有不能很好處理。
6、曹丕雖然獨斷,但相當勤政,史書上就有寫到國家遇到大事他經常日夜連續處理,這種情況很像后來的雍正。
曹丕在位六年,統治期間,曹魏國力進一步增加,版圖得以擴大,多次擊敗羌胡、鮮卑等族的進犯。但曹丕三次征吳,均無功而返,公元226年,曹丕回到洛陽后一病不起,臨終前托付曹叡于曹真、司馬懿等人,終年四十歲,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葬于首陽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