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母親節的投保同年日益臨近,很多兒女希望給母親買一份保險表達感恩之情,指南針不重不過,齡階面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段母保險類產品,到底應該如何選擇讓人犯了難。親保保險專家表示,險規為母親投保應考慮不同時期家庭的劃各風險需求,同時應針對不同年齡段母親的有側特點選擇合適的保險種類,制定保險規劃。投保同年
■準媽媽
對于準媽媽來說,指南針不重面臨著妊娠期、齡階嬰兒誕生等可能出現的段母風險。光大永明的親保保險專家表示,可以考慮以附加險的險規形式投保生育健康險,如果在妊娠期患有宮外孕等六種疾病,劃各可以獲得保額30%的賠付;在四歲之前的新生兒如果患有腦癱、兔唇等12種先天性疾病,也可以獲得30%的賠付;如果產后24小時內分娩死亡,可以獲得全額賠付,另外還有保費返還的規定。一年一繳費,而且保費比較低。
保險專家還特別提醒,保險公司對孕婦投保有嚴格要求,投保時要看清投保的年齡限制及懷孕期限制。
■年輕媽媽
而對于年輕媽媽來說,家庭處在財富積累的成長期,手里的閑錢可能也不是特別多。針對這種情況,恒安標準人壽理財經理李曉霞表示,年輕媽媽在保險的選擇上可以側重重大疾病保險,一方面在年輕的時候投保重疾險,保費低、保障期限長,另一方面增加了自身健康方面的保障,如果患有重大疾病,也可以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
■中年媽媽
步入中年的媽媽,已經不再需要為撫養孩子費心思,需要考慮的是自己今后養老的問題。李曉霞經理建議中年母親可以側重養老險,在繳費方式上,越接近退休年齡,采用躉繳的方式越為適合。因為一方面,躉繳的基數大,從復利滾存上來說,可以在退休時積累更多的財富;另一方面,躉繳可以在退休后選擇任何時間領取養老金,領取的額度也可以自定。
■老年媽媽
老年人購買保險可以首先考慮意外險,附加意外傷害醫療,這樣對于跌倒、扭傷等意外情況就會有所保障。但是意外險也有年齡限制。
對于年齡較大的母親,投保健康險等險種很容易出現“保費倒掛”的情況,但是李曉霞經理提醒消費者,保險是為了保障未來的風險,所以還是應該把保障放在首位。比如:一位48歲的女性投保了保額10萬元的重疾險,分17年繳費,保障到65歲,這樣她每年繳3825元,一共需要繳納6.5萬元,如果在保障期間并沒有患病,那么到65歲時將一次性返還5.5萬元,這樣看來,她好像是白交了1萬元,但是如果換個角度考慮,假設在第一年投保后就出險,那么她將只花了3825元就獲得了10萬元的賠付。如果沒有出險,1萬元平均到17年,每月也就多繳了不到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