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盛澤絲綢
翻開盛澤的盛澤絲綢歷史,看到的介紹幾乎只有兩個字——絲綢,如果把盛澤的盛澤絲綢歷史比作一條河,那么這條長河里流淌的介紹便是絲綢文化,可以這么說吧,盛澤絲綢盛澤的介紹歷史,就是盛澤絲綢一部絲綢發展史。
盛澤的介紹先輩曾經創造了“日出萬匹,衣被天下”的盛澤絲綢輝煌,使盛澤這個偏僻的介紹鄉間小鎮擠身于中國的四大綢都之列。今天,盛澤絲綢15萬盛澤人從先輩那里接過了發展的介紹接力捧,他們年復一年,盛澤絲綢不懈努力,介紹正在開創綢都新的盛澤絲綢輝煌。
盛澤絲綢不僅以量大勝人一籌,更以質優而著稱于世。1962年,新生絲織廠生產的美麗綢在全國評比中獲得第1名,此后,盛澤絲綢屢屢獲獎,深受國內外同行的青睞。1983年,在杭州舉辦的全國絲綢實物評比中,新生、新華、新聯、新民四家絲織廠和吳江印染廠生產的四只真絲綢產品同時獲得第1名,驚動了全國絲綢界,《浙江日報》為此連發了三篇社論備加贊譽,在以后的國家質量獎評比中,盛澤的絲綢產品又先后獲得了三個金質獎、四個銀質獎,盛澤絲綢譽滿全球。現在,盛澤絲綢的品種已從傳統的桑絲綢發展到桑絲、交織、人絲、合纖四大類數百個名種,產品的70%左右通過各種渠道銷往國際市場,盛澤鎮已連續6年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鄉鎮,真絲綢的出口量已占到全國的1/6,成為國內主要的絲綢出口基地。
絲綢貿易在盛澤的發展史上曾經留下輝煌的一頁,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它一度沉寂,昔日的“莊面”也因喪失了專業市場的功能而解體。改革開放以后,市場經濟日趨活躍,于是“東方絲綢市場”應運而生,十五年來,市場不斷地發育、壯大,發展成為集專業性、綜合性、技術性、開放性于一體的功能齊全的絲綢貿易中心。目前市場內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家絲綢商行,年交易額超過130億元,名列全國十大專業市場。再環顧全鎮各主要街區,到處是絲綢商行林立,絲綢產品琳瑯滿目,難怪人們說整個鎮區就是一個大市場,真可謂是萬商云集,萬綢來朝,車水馬龍,蜂攢蟻集,再現了“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的繁榮景象。盛澤已經成為國內絲綢產品的一個主要集散地。
絲綢業的迅速發展,凝聚了幾代人畢生的心血。這里面有殫精竭慮、苦心經營的企業家、有潛心研究、屢克技術難關的科技人員、有不辭辛勞、日夜奔波在機臺旁的普通工人。尤其令人自豪的是五十年代末絲織廠走出了一群榮獲全國勞模、操作能手稱號的絲織女工,從洪金鳳、錢福珠、魯樺、吳鳳英到金順珠,代代相傳。
絲綢業的再度輝煌,帶動了盛澤經濟的繁榮。盛澤鎮區的面積已從建國初的2平方公里,擴展到16平方公里,鎮區道路已形成了“一環、一縱、二橫”的大框架。全長14.8公里的環鎮路寬闊平坦,環路的兩側便是盛澤經濟開發區,區內100多家絲綢廠織機轟鳴,展示了“機聲十里”的壯觀景象。呈十字交叉的舜湖路、舜新路繁華商業區內,各式商店鱗次櫛比,遍布全鎮的16家賓館燈火輝煌,賓客盈門。400余輛出租車、近千輛私家轎車和運輸絲綢的大貨車、小三輪以及潮水般的自行車流穿梭往來,把馬路擠得滿滿當當;13路公交車把全鎮的各個社區和行政村串連在了一起。位于市場西側的貨運中心內,31條貨運專線通向全國幾十個省、市,把各地客商的絲綢物品迅速、安全地運達目的地。
盛澤這個充滿了活力的綢都,正用自己的業績描繪著中國絲綢業明天的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