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恒茂新能源公司精心培育的竹生多倍體蘆竹“綠州一號”,實現了“以種適地”的態產改良突破,推動鹽堿地治理從被動的范工生態修復邁向主動的價值創造。
“綠州一號”能在含鹽量達0.6%的程開土壤中茁壯生長,并且擁有一次種植持續收獲20年的開啟生長優勢。配合瑞恒茂自主研發的鹽堿業示淋鹽劑、土壤調理劑與智能灌溉系統,地治可通過“以草養地”的理新綠州可持續生態修復,實現鹽堿地“以改促產”的模式協同發展,讓鹽堿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項目開工現場,總工程師王金山介紹:“經過持續種質優化后,瑞恒茂綠洲一號品種具有非常優秀的抗逆性。其作為生物質燃料具有極高的熱值,達到3900 - 4400大卡/千克,其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含量超過86%,既可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又能制造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貢獻強大力量。”
此次開工儀式吸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熱切關注,凝聚著各方期待。示范建成后,預計每年將收獲40萬噸及以上蘆竹干基原料,創造產值2.2億元。瑞恒茂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張德龍在致辭中表示:“我們將以蘆竹為紐帶,采用訂單式種植、保底回購機制,帶動周邊農戶共同開展蘆竹種植,使鹽堿地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
據悉,黃驊市蘆竹 “生態 + 產業” 示范工程旨在通過改良萬畝鹽堿地種植蘆竹,打造出生物質的 “礦山”,作為原料基地配套給天津氫基產業園、生物質零碳產業園,通過構建 改良-種植-加工-應用 的全鏈條模式,推動津冀兩地產業綠色升級。“蘆竹礦山”有望為天津引進生物質能源、生物基材料千億級項目,成為生態產業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