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工廠10月18日,自營中間湖南首家名品家居工廠自營賣場將正式投入運營,賣場該賣場斥資1.8億元打造,形態每個品牌都以工廠自營的出現櫥柜成本形式運作。這就意味著賣場出售的企業所有商品都砍掉了中間環節,消費者相當于在家門口直接從廠家拿貨,環節價格可比湖南同類市場最低成交價再低20%以上。降低
顧慮品質和售后 消費者承受高價
很多消費者都有這種經驗,工廠走進家居賣場,自營中間一組櫥柜價格動輒五位數,賣場就算跟商家討價還價磨破嘴皮,形態最后成交也便宜不了多少。出現櫥柜成本與作坊生產的企業櫥柜比,看上去差不多的環節材質,品牌家具的價格翻了數倍,但出于對品質和售后的考慮,很多消費者不得不咬牙承受品牌櫥柜高昂的價格。
毛利率僅為一成 櫥柜流通成本高
櫥柜等家具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商家從中賺了多少利潤?中國家具行業協會的數據表明,家具企業毛利率降低至僅有一成。
目前在櫥柜行業,產品標價與出廠成本價相差至少在3、4倍以上。差價如此懸殊,櫥柜企業的毛利卻僅為一成,利潤到底去哪兒了?
生產成本并不高 中間環節費用多
眾所周知,大部分櫥柜,從廠家到消費者,總會經歷“廠家—經銷商—原始物業(一房東、二房東)—賣場運營商—高成本物流—消費者”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櫥柜價格不斷上漲。業內人士普遍反映,單純從生產成本的角度來說,櫥柜并不貴,但租金、物流、渠道等各種成本占比很高,因而使價格背離價值。據經銷商透露,櫥柜的利潤有六成需要用來支付高昂的租金及其它各種費用。最終,這些都會由消費者來買單。
湖南首家家居工廠自營賣場這一新賣場形態的出現,無疑可以克服傳統家具營銷模式的弊端,縮減中間環節,為企業、消費者都可謀得福利。如果這種新型賣場形態在櫥柜行業能夠得到推廣,想必屆時櫥柜市場的價格亂象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