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臺記者屠強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國新修訂《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今天(1日)起正式施。藥店-藥營新有執業藥
新修訂的品經《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提升了企業經營的軟硬件標準和要求,提高了市場的規實格準入門檻。
軟件方面,施開師資新規范要求,店需藥品零售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應當具備執業藥師資格,中國也就是藥店-藥營新有執業藥說,今后沒有執業藥師的品經就不能開藥店。還有,規實格藥品購銷過程必須開具發票,施開師資做到票、店需賬、中國貨相符,藥店-藥營新有執業藥規范經營行為。品經
在硬件方面,新規要求應對藥品倉庫采用溫濕度自動監測系統,配置保證冷藏冷凍藥品儲存、運輸環節溫度的冷庫、運輸設施設備以及溫度檢測系統。此外,藥品經營企業須制定執行藥品電子監管,有的企業可能就要升級計算機系統了。
但是,這只是目前的規定,需要有實施細則出來。據記者了解,目前實施細則還沒有下放到各地。記者采訪相關監管部門時,他們表示,要等細則出來后再做檢查。另外,新規有一個實施過渡期,是截止到2016年,這個期限之后,才會停止不達標企業的藥品經營活動。
記者到多家批發和零售藥企走訪發現,為了適應新規,不少企業已經提前升級軟、硬件。
一家批發企業,從年初就有了培訓計劃,就新規對員工進行了培訓,下一步,將對倉庫、溫度測量設備等進行擴建和更新,預計將會投入一筆不小的資金。
還有一家大藥房在江蘇有100多家店,公司副總告訴我,他們一些方面本來就做得很正規,比如藥房里面配備執業藥師,這都是嚴格去做的。同時,為了符合新規范,他們在倉庫方面進行了升級,達到要求,對計算機系統也進行了升級。由于目前新規范的具體細則還沒有出來,所以他們是一邊進行調整一邊等待細則出來繼續調整。現在細則還沒出來,過渡期也比較長,有些企業還要再等等。
但實際上,軟件和硬件升級都要花錢的,有些小藥房不一定能撐的住。現在,醫院藥房依然是藥品銷售的主渠道,社會上的藥品零售業生存空間很小,行業門檻提升后,雙重壓力下行業將面臨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