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機為何不配備降落傘?
2015-03-25 09:01:28 評論: 字體大小 T T T 掃描到手持設備
當地時間24日,民航德國漢莎航空旗下“德國之翼”公司一架空客A320客機在法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區墜毀。客機機上載有150人,為何其中可能多為西班牙、不配備降德國和土耳其人。落傘目前飛機殘骸已經找到,法國交通部稱,機上無人生還。
曾有網友質疑客機為何不配備降落傘,這樣可增加乘客生還幾率。其實這本來就是個錯誤認知,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民航客機配降落傘,并不能增加乘客生還幾率。相反,還可能會導致乘客生還率更低。
1、跳傘需要專業知識
即使對于專業的跳傘人士或軍隊空降兵,跳傘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事情,跳傘必須經過特殊訓練。民航客機大部分乘客并不具備具備專業跳傘技能,打開降落傘的那幾秒內有很大的過載,而且如果打開傘包時機不對,乘客也會因速度過大撞擊地面而身亡,生還幾率很低。
2、跳傘環境不利
首先,中型以上民航客機大多在海拔7000—12000米的高空飛行,遠遠超出正常跳傘高度(500—1500),即使能打開艙門跳傘,乘客也會面臨高空缺氧、寒冷、高速氣流吹襲等情況,死亡概率遠大于存活率。
其次,民航客機基本使用都增壓機艙,這意味著如果在高空打開艙門,因為氣壓原因旅客會像炮彈一樣隨著氣流飛出去(具體情景請參考好萊塢大片畫面)。 高空增壓跳傘需要一整套彈射裝置,這個裝置在民航機上不現實。
最后,民航客機大部分都采用下單翼上反角,發動機安裝在大翼下的布局,乘客跳傘極易被吸入發動機,絞成肉泥。
3、客機失事多在起飛降落階段
民航飛機的事故主要發生在“滑跑-起飛”和“進近-著陸”段,基本占到總體事故的80%以上,超過50%的失事原因是發生在低空、超低空和地面。這時的飛機高度低、速度慢,飛機升重比處于亞臨界狀態,一旦出現事故飛機操縱余地很小,從而直接影響跳傘成功的二個關鍵因素:高度和時間。沒有高度,就算專業跳傘隊來了也是自由落體;沒有時間,不用跳就直接自由落體了。
另外,參考世界民航史來看,民航失事幾率極低。國際民航組織ICAO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定期商業航班的整體事故率是2.8架次/1,000,000架次。
4、客機負重與經濟考慮
在民航客機內配裝降落傘和彈射裝置,勢必會大大增加客機的負重,降低客機的可操縱性,因此客機需要減少座位來保持負重穩定,乘客機票收入會降低。
其次,安裝彈射裝置收益太低。軍方戰斗機皆會安裝彈射裝置,這是因為戰斗機飛行員價值非常高,這樣每架飛機上的彈射逃生系統的潛在收益都也很高;民用飛機則恰恰相反,需要用到彈射逃生的機會非常少,乘客潛在價值相對廉價,每套彈射系統制造成本和所需消耗的燃油,對于民航公司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5、道德考慮
假如配備降落裝置的民航客機失事,第一個跳傘的會是誰?
客機不配備降落傘,客觀上能夠保證機組人員盡全力地挽救飛機和乘客。作為飛行員的職業道德,駕駛飛機升天后唯一的目標就是將飛機安全落地。即使出現事故,客機緊急迫降的生還率,也遠遠高于乘客跳傘的生還率。再說,客機失事時,也無充足時間讓全體乘客跳傘。當機組成員迫降和乘客跳傘意見沖突是,保持客機穩定局面,聽從專業者(大部分情況下是機組成員)的指揮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