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5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陳尹荔 實習生 鄭瑋婕) 清明時節,福建服務走進我省各地的基本殯儀館,“八閩殯葬陽光價格公示欄”格外醒目,殯葬內容、普惠標準和服務明細一目了然。政策
明明白白消費、實現清清楚楚辦事,全覆把“傷心事”辦成“暖心事”,福建服務不僅是基本行惠民之策,更是殯葬暖民心之舉。今年,普惠我省積極打造“八閩殯葬陽光價格”品牌,政策推行收費“一鍵清”“一欄清”。實現
據了解,全覆我省基本喪葬服務費減免已惠及全體戶籍人口,福建服務遺體接運、遺體存放、遺體火化、骨灰寄存等4項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全部免除。省民政廳提供的數據顯示,基本喪葬服務費減免政策已實現全省縣域全覆蓋,年減免費用2.64億元。整治殯儀館亂收費,例均減少805元;20個縣(市、區)實行骨灰盒“零溢價”,年節約群眾支出8000萬元。以南平為例,自去年起,當地嚴格督查殯葬服務機構收費,累計減少收費項目90項次,降低收費項目54項次,并全面供應2款以上售價200元以內的平價骨灰盒。
盡哀思不必大操大辦,是社會的共識,也是民政部門努力的方向。
連續6年,我省在省級財政設立獎補資金,支持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全省累計批建城市公益性公墓48個,建成農村公益性公墓1606個、農村公益性骨灰堂4922個,大幅提高供給能力,有效平抑墓地價格。
清明之事行清明之風,清明之時為清明之舉,在我省漸成風尚。
近三年全省生態葬達2.5萬例,福州、廈門、泉州等地連續多年舉辦集體海葬,骨灰撒海數量逐年突破。22個縣(市、區)實施生態安葬獎補。福州對采取骨灰海葬、植樹、植花、植草等安葬方式的逝者,給予每例3000元補貼。廈門、平潭、石獅等地對海葬予以獎補或費用免除;平和、泰寧對實行骨灰拋撒的喪屬給予一次性補助。
漳州“生命公園”安葬模式正在大力推廣。近年來,漳州探索建設公益性村級殯葬設施“生命公園”,集枇杷園、荔枝園、桃園等景觀、人文、墓園為一體,推行草坪葬、樹葬、花葬等生態葬法,倡導采用可降解骨灰盒進行深埋。
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負責人表示,喪事從簡不僅可以減輕百姓的經濟負擔,也能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死觀,助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