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清晨頭號殺手,國內高血壓病人也在不斷增加,血壓但是日降很明顯的控制率卻一直很低,針對國內高血壓管理多年來,壓吃患者用藥不規范這一長期以來未能重視的對藥痛點。
摘要:
高血壓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清晨頭號殺手,國內高血壓病人也在不斷增加,血壓但是日降很明顯的控制率卻一直很低,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指導,壓吃國內心血管健康聯盟主辦倡議并發起的對藥 “6.10清晨血壓日”8日在京發布了2016年度主題“降壓,您吃對藥了嗎?”。清晨針對國內高血壓管理多年來,血壓患者用藥不規范這一長期以來未能重視的日降痛點,專家呼吁廣大高血壓患者要了解自身在高血壓控制管理中的壓吃重要性、了解并掌握正確用藥規范,對藥以有效控制血壓、避免血壓造成的死亡和偏癱。
國內是一個高血壓大國,據測算,國內高血壓患病人數約2.7億;18歲以上居民中,每4個就有1個是高血壓患者。但是目前的控制情況不甚理想,卒中等并發癥依然高發。然而,高血壓的管理并不復雜,關鍵在于患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患者并不了解正確的用藥理念,存在太多的誤區。本次“6.10清晨血壓日”,數位專家根據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指出高血壓患者自我血壓管理比較突出的四大焦點:
焦點1,降壓,一定要長效嗎?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血壓的波動,特別是清晨血壓的升高密切相關;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都于清晨高發,但遺憾的是這段時間是藥物效果最薄弱的階段,很多藥物不能提供全天的保護,特別是在清晨這個關鍵時間段反而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壓。很多高血壓患者以為自己服藥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但是其實因為服用的不是真正長效的藥物,24小時的血壓并沒有全面控制好,特別是早上的血壓沒有得到很好控制,依然會發生心腦血管的事件,甚至危及生命。
焦點2,降壓,一定要規律服藥嗎?
血壓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賴患者的自我管理,很多患者服用降壓藥物不規律,想起來就吃,想不起來就不吃,有時早晨吃,有時晚上吃,還有一些高血壓患者在測血壓后發現高了就服藥,無服藥的固定時間和規律。專家指出,服降壓藥的時間一定要盡量固定,保證規律,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服藥間隔的時間固定,避免因為兩次服藥間隔時長時短,造成血壓波動。而且容易讓患者養成服藥的習慣,不容易忘記。
那么服藥時間究竟是在早上還是晚上比較好?清晨時段的血壓較高,又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的時段,醫生們常推薦早晨服藥,一般在早上起床后,先測血壓,再吃藥。養成習慣,形成規律,一定會對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事件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焦點3,降壓,是不是越快越好?
服了降壓藥后,需要多長的時間把血壓降下來?用藥兩三天血壓就降下來,這樣的降壓速度是否可取?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高血壓患者。專家指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壓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自然也不能一天兩天就降下來。降壓應該和緩,慢慢降下來。如果血壓突然一下子降下來,反而可能帶來危險。特別是老年人,長期血壓高,如果降得太快還有可能發生腦梗塞,造成嚴重后果。
焦點4,降壓,能不能吃吃停停?
很多患者服用降壓藥物總是吃吃停停,或者吃一段時間就主動換掉。針對這個問題,專家指出,很多患者都存在吃藥不堅持的問題,有的人是因為所謂的“是藥三分毒”,想盡量少吃藥;有的人是擔心天天吃,會不會耐藥了;有的人是偷懶嫌麻煩,吃藥做不到堅持。
這些都是高血壓患者中常見的錯誤認識。其實很多高血壓藥物都是經過臨床研究和大量的臨床實踐驗證的,只要選對了長效平穩、有心腦血管獲益證據的“安全有效”的降壓藥物,就可以長期服用,不僅不會帶來所謂的“毒”,反而會長期保護患者的心腦血管,預防心梗、腦中風的發生。所以只要確診了高血壓,無論有沒有癥狀,是否感覺到頭暈,都要按時服藥,更不能隨便停藥。
相關閱讀:
高血壓病因
高血壓癥狀
高血壓怎么辦
高血壓疾病診斷
高血壓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