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收入與血壓和肥胖之間的富貴關系為何發生改變?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與發達國家在相關的病逐步邁診斷和治療方面得到改善有關,也可能與發達國家國民的展國飲食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有關。
摘要:
高血壓和肥胖這些所謂的富貴“富貴病”一直以來都是發達國家的專利。但是病逐步邁最近一項針對將近200個國家過去30多年中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相關數據的研究顯示,發展國內家現在面臨同樣嚴重的展國問題。
英、富貴美等國研究人員日前在《循環》雜志上報告說,病逐步邁1980年時,展國收入越高的富貴國家,高血壓和肥胖情況越普遍,病逐步邁那時一個國家的展國國民收入水平與國民的平均血壓和肥胖水平相對應。但到了2008年,富貴在男性人群中,病逐步邁國民收入水平與高血壓問題之間已看不出關聯;在女性人群中,展國已經出現了發展國內家比發達國家高血壓更嚴重的趨勢。至于用于評估肥胖水平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發展國內家這一指數的水平已經相當于或高于發達國家。
研究負責人、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馬吉德·伊扎蒂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高血壓和肥胖這些非傳染性疾病不再是“富裕病”,它們已經從發達國家的流行病變成了“真正全球性的流行病”。“如果當前的趨勢繼續下去,發展國內家將要面對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問題的上漲潮。”
國民收入與血壓和肥胖之間的關系為何發生改變?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與發達國家在相關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得到改善有關,也可能與發達國家國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有關。
研究人員說,發達國家的高血壓問題已經成功減輕。現在需要在發展國內家復制這一成功,幫助它們改善基本衛生保健服務,降低其民眾鹽攝入量,并幫助他們更易吃到新鮮水果和蔬菜。與高血壓和肥胖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會使衛生保健系統付出巨大代價,從長期看,將其中一部分資源用于預防將有可能節約成本。
求醫小科普:
“富貴病”又稱“現代文明病”,是人們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生活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營養過剩,活動量減少,從而產生的一些非傳染性的流行病,比如:便秘、肥胖、腸道癌、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腦中風等。但根據最新調查,這些所謂的“富貴病”其實在貧窮的社會群體中更加嚴重。
預防“富貴病”:一要告別不良嗜好,杜絕煙、酒;二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低鹽、低糖、低脂肪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并且要向“八分飽,活到老”這樣做;三是減少都市緊張生活節奏,調整生活、工作方式,做到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四是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是跑步),以提高身體素質,抵抗疾病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