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勇立勇爭一條“運煤長龍”沿著蜿蜒的先奮先行烏金大道,一路向東。致遠
神延線上,勇立勇爭滿載保供電煤的先奮先行集裝箱專列呼嘯而過。與此同時,致遠源源不斷的勇立勇爭“紅柳林煤”沿著世界管徑最大、線路最長的先奮先行神渭輸煤管道從陜北高原奔向渭北平原。盡管寒風凜冽,致遠但在紅柳林礦業公司依然涌動著熱潮。勇立勇爭一個個躍動的先奮先行高質量發展音符,折射出公司蓬勃發展之勢。致遠從跟跑、勇立勇爭并跑到領跑,先奮先行公司三年間迎來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致遠
轉換賽道,入局工業互聯網領域。公司以“5G+云+元圖工坊”為核心,打造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智能煤礦,為行業打破數據孤島、規范數據治理提供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范本;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公司全力構建“生態+科普+休閑+旅游”多元化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范區,創建“高山草原+林果經濟”綠色發展品牌,不斷增強綠色礦山建設水平;治理理念變革,率先開展“井下空氣質量革命”。產學研用、理工醫融合協同創新的解決方案,為全國礦山企業粉塵治理打開了新思路;科技創新動能澎湃,近三年超萬件創新成果集中涌現。“紅柳林煤礦大采高工作面窄煤柱及巷道圍巖綜合控制技術研究”項目成果轉化,首次實現陜北地區大采高窄煤柱工作面的順利回采……作為陜煤集團煤炭板塊的排頭兵,公司聚焦時代課題,謀求轉型發展,在“十四五”發展積淀中,已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礦山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入選“2022特色工業互聯網50佳”榜單,實現煤炭企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零”突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全國企業文化最佳實踐企業”等多項“國字號”榮譽;改革實踐入選陜西省國資委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廣;《陜北礦區煤礦空氣凈化與職業健康基礎研究及關鍵技術裝備與示范》項目通過多位院士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項目成果開創多項“首次”“首個”“首套”;2022年,公司煤炭產值、利潤創建礦歷史最高,連續三年各項指標大幅攀升,始終走在陜煤集團前列。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公司揚帆而上、乘勢而起,正迸發出越來越多的澎湃活力。時針撥回2020年5月。“當前我們正處于煤炭產業轉型的‘變革期’,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期’,高質量發展的‘突圍期’,機遇與挑戰前所未有……”,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宏一針見血闡明了當前面臨的形勢與考驗,發出了“一顆紅心,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號召,凝聚了全體紅柳人的共識,以黨建領航擘畫發展藍圖。持續鞏固深化“第一議題”制度,推動全員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制度化,構建“黨委集中學—支部專題學—黨員自主學”三級學習鏈,創新形成了“七學七新”理論學習新模式。“七學”即,“第一議題”專題學、領導干部帶頭學、典型榜樣示范學、輔導培訓精深學、支部書記先行學、職工群眾普遍學、紅色教育基地學;“七新”,即,通過“七學”聯動,實現學習有新收獲、理念有新飛躍、創新有新突破、落實有新舉措、作風有新面貌、工作有新成效、黨建有新加強。煤炭保供、深化改革、綠色發展……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任務形勢,公司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在深化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過程中,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體系全過程,健全黨委前置研究程序,近三年細化覆蓋1218項“三重一大”決策清單和615項前置審議清單,實現了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定策略、作決策、防風險,經理層謀經營、轉落實、強管理。注重完善和建立常態化黨建工作機制,打造了“六融八促”黨建品牌,有力確保黨建工作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作用發揮看得見、摸得著、可衡量,形成了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和穩健格局。2022年8月,基于“六融八促”黨建品牌創新實踐的《一顆紅心,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和《“紅”心融煤海》黨建案例成功入選“(2022)全國黨建創新優秀案例”;這意味著該公司的黨建工作,邁入了全國國有企業的第一方陣?!?ldquo;六融八促”黨建品牌賦能“931”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思考》項目獲評2023年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黨建類)二等獎。今年5月,黨建文化園獲評“全國煤炭行業紅色教育基地”,成為公司立足陜煤、攜手行業、共聚“紅色力量”的窗口和平臺。11月28日,在2023年煤炭行業對標工作會議暨首屆煤炭行業標桿煤礦礦長論壇上,發布了2023年煤炭行業5個品牌標桿、16處標桿煤礦、53個標桿案例和8個標桿模式。公司榮登榜單,獲評“2023年煤炭行業標桿煤礦”。能夠從全國眾多煤礦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標桿靠什么支撐?在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常波峰看來,“改革賦能”是關鍵詞。近年來,公司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搶抓數智化轉型機遇,以創建“智能協同”“綠色立體生態”“井下空氣質量革命”三個示范礦井推動改革發展,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培育打造叫得響、質量優、美譽度高的“紅柳林煤”品牌,在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聚焦數智化轉型,從大采高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到成套智能快掘裝備應用,再到礦井生產輔助環節的智能化場景應用。公司用三年時間逐步實現了“智能協同”賽道轉換。“一鍵啟動,鼠標采煤。”在公司,一場數智化“烏金之變”正在發生。5G、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礦井采、掘、機、運、通等生產要素相互融合,智能綜采、智能輔運、智能主煤流等24個智能化礦山項目建設,搭建形成了集時空一體、萬物互聯、數據融合、全息感知、業務聯動、智能決策的六大特征的現代化礦井智能系統,有力推動了煤礦智能化轉型升級。數智化轉型驅動綠色低碳發展。常波峰表示,公司以“智能+綠色”深度融合,推動“綠色立體生態”示范礦井創建。通過智能化裝備應用徹底淘汰高能耗、高油耗、高電耗設備、設施,實現綠色開采。按照“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多向輻射”的思路,采取井下井上綠色低碳協同發展新模式,對采煤沉陷區進行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推進實施了15216毛驢灘截流導水河床治理工程、采煤沉陷區裂縫治理與植被恢復工程等多項工程。當前,公司正依托其打造的“立體生態修復示范園”,推進煤炭文化體驗、生態旅游和景觀園林的深度融合,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目前,生態大棚、煤炭科普館、疊水景觀、生態公園等22個項目已初具規模。所規劃的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萬畝草原、千畝經濟林”項目正在逐步實施中。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成為公司領跑全國煤炭行業的又一關鍵。2020年,公司首次提出“井下空氣質量革命”理念,開展《陜北礦區煤礦井下空氣凈化與職業健康基礎研究及關鍵技術裝備與示范》項目研究。項目從制約礦井空氣治理的理論瓶頸出發,實地調研,精準研判,為推進解決長期以來困擾煤炭行業粉塵治理難題,提供了科學解決方案。經過兩年多的創新實踐,項目取得了多項成果突破。開發出國內首套井下空氣質量在線監測與智能預警系統,實現了井下空氣質量長短期預測預警。今年7月,公司與安徽理工大學袁亮院士團隊,就“井下空氣質量革命”二期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了深入研討。項目將繼續圍繞粉塵防控、車輛尾氣治理、空氣質量預警、職業健康等方面開展課題攻關,對已研發落地的采掘區域粉塵高效防控新技術裝備進行進一步推廣應用。步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標定新方位、開啟新篇章。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應對變局、開拓新局中找準企業文化建設發力點,把“紅色的信仰”融入企業文化建設體系,把“綠色的希望”作為企業文化建設追求,推動企業文化厚積薄發、蓄力躍升。2023年8月28日,2023全國企業文化(陜煤紅柳林礦業)現場會當天,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宏作了題為《紅色的信仰綠色的希望 以“紅柳文化”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文化建設成果報告,對“紅柳文化”進行了詳細介紹。“‘紅柳文化’立足時代方位與企業高質量發展實際,以陜煤集團的發展戰略和文化理念為統領,不斷賦予企業文化體系新的價值內涵,具有‘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內化于心’的顯著特征。”張宏說。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構建了黨建、文化、管理、發展、社會“五位一體”的核心要素框架,形成了以黨建引領文化、文化提升管理、管理促進發展、發展回饋社會,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紅柳文化”體系,推動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建成黨建文化園、廉潔文化園、家庭家教家風文化園、安全宣傳教育文化園、綠色生態文化園“五園”;打造太陽石影儀室、智能化調度指揮中心、智能化大師工作室等多個特色展廳和25個黨支部文化活動陣地;投入使用黨建、企業文化多功能展廳,全景式訴說“紅色的信仰 綠色的希望”助力“一流打造 標桿引領”愿景目標的奮進故事;全新醫療服務室提供更為完善的醫療服務保障,文體中心棋牌、健身、瑜伽、智能書吧等多元化功能豐富職工文化娛樂生活;連續三年舉辦“共享安全紅利·共建一流企業”慶元旦安全抽獎活動,新年晚會、職工集體婚禮等文娛活動豐富職工精神文化需求;“風吹紅柳總有回響”主題文藝作品“百花齊放”,“煤海情長·紅柳情深”主題煤雕、石刻、漫畫等百余部作品,繪就了動人心弦的文化畫卷。跨界融合成為公司文化落地深植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依托立體生態修復示范園,打造區域煤炭科普基地,將煤炭科普館作為探秘烏金之旅的重要平臺。與中國煤炭學會攜手推出《太陽石》科普系列叢書,王國法等八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聯名推薦,真實講述煤炭智能綠色開發利用的科學知識和價值,讓人們重新認識煤礦和煤炭。征途漫漫,當揚帆搏浪;旌鼓催人,須策馬揚鞭。走向未來,公司將著眼于“931”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以“勇爭第一、勇扛紅旗、勇創一流”的奮進姿態,在建設“行業第一、世界一流”現代化煤炭企業的征程上砥礪奮進、闊步前行,為實現陜煤集團“十四五”“18765”發展目標和助力全國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紅柳林人的光與熱。(李波 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