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畔,手札有這樣一群人,長江逐光而行、手札向陽而生。長江從“0”到“1”、手札從弱到強、長江從引進到消化吸收再到創新引領、手札從低端起步到高端突破,長江長江邊上的手札追光者們上演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長江恰如一個個跳動的手札音符,譜寫著湖北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長江激昂旋律。
湖北光纖光纜產量全球第一,手札約占全國市場的長江50%、全球市場的手札25%。武漢市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獲評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核心承載區“武漢·中國光谷”匯聚光電子信息企業約1.5萬家,成功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更可貴的是,湖北光電子信息產業不斷突破高端,涌現出1.6Tb/s硅光互連芯片、紅外傳感芯片、最大尺寸光纖預制棒、800G硅光模塊等一大批國內首款產品。
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長江邊上的追光者們沒有氣餒,而是鉚足了勁兒,將極大的熱情投身于產業高端化發展中,迎難而上。“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制造業高端化發展,依托于人才。湖北尤其是武漢,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云集,人才基數龐大,全國有影響力的光電子專業每年輸出上萬人才。根據規劃,湖北將實施光電子信息產業重大人才工程,在省“楚天英才計劃”、重點引才計劃中,設置不低于15%的遴選指標,專項用于對光電子信息產業人才和團隊支持。
“敢于試驗,允許失敗。”長飛公司副總裁鄭昕向筆者道出了公司高端突破的“秘籍”。武漢光迅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卜勤練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我剛入職的時候在研發部門,遇到困難的時候公司領導并沒有‘潑冷水’,而是給予莫大的鼓勵!”他坦言,研發中遇到的挫折和失敗不是終點而是機遇。可能這個研發沒有達到預期,但在另一個領域卻有效果,可謂種瓜得豆。
如果說基礎研究是從“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產業化就是從“1”到“10”的跨越。在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制造業高端化的進程中,實現這一跨越至關重要。湖北通過政策牽引,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協同,不斷強化關鍵共性技術供給,布局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通過建設創新平臺和“中試”系統,實現實驗室技術向產品技術轉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據了解,湖北每年都有以企業為主導的面向應用的項目開發,立項之初目標就是學術上有提升、技術上有突破、產業上有落地。
“湖北圍繞優勢產業和新興特色產業補鏈固鏈強鏈的技術需求,組織實施了‘尖刀’技術攻關工程,實行‘揭榜掛帥’制度,實施一批標志性國家級、省級產業基礎能力提升重大項目,加快突破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充分發揮10家湖北實驗室、5家國家級創新平臺作用,健全完善政產學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創新機制,打通‘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業聚集’轉化鏈條,推動湖北產業向更高更尖端領域邁進。”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郭濤表示。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如今,長飛公司正集中力量開拓工業激光、海底光纜電纜等新業務,力圖“再造一個長飛”;武漢光迅科技公司瞄準全球光器件企業頭把交椅,爭做世界級光電子企業;武漢作為“中國光谷”邁向“世界光谷”;湖北正在全力打造全球影響力的光電子信息領域創新策源地……
責任編輯: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