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混戰HER2 ADC藥物屢次刷屏,即恒局搶從DS-8201到BAT8001,瑞科再到ARX788,倫榮動作頻頻。昌加場
1月15日,速布Enhertu晚期或轉移性HER2陽性胃或胃食管交界(GEJ)腺癌適應癥獲FDA批準,奪市成為首個被批準治療HER2陽性胃癌的混戰抗體偶聯藥物。1月末,即恒局搶阿斯利康公布了Enhertu上市首年的瑞科業績:全球銷售2億美元,成績十分驕人,倫榮其中阿斯利康從第一三共獲得9400萬元的昌加場凈利潤分成。
2月8日,速布百奧泰的奪市BAT8001主要療效指標PFS相比對照組(拉帕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未達到預設的優效目標。經公司審慎考量,混戰中止BAT8001的臨床試驗。BAT8001是由抗HER2單克隆抗體通過穩定的硫醚鍵與毒素-連接子Batansine(一種美登素衍生物)形成共價連接而成的一款ADC藥物。
2月24日,新碼生物(浙江醫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注射用重組人源化抗HER2單抗-AS269偶聯物(ARX788)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同意開展用于胃癌和胃食管連接部腺癌治療的II/III期臨床試驗。
三則消息,有樂觀、有悲觀,國內HER2 ADC藥物上市沖刺在即。
一
全球的競爭
ADC藥物即抗體偶聯藥物,是將單克隆抗體(Antibody)藥物的高特異性和小分子細胞毒藥物(Cytotoxic drug)的高活性相結合,用以提高腫瘤藥物的靶向性,減少毒副作用。與傳統的完全或部分人源化抗體相比,ADC因為能在腫瘤組織內釋放高活性的細胞毒素而理論上療效更強。
HER2 ADC即靶向HER2的ADC藥物,目前全球共兩款HER2 ADC藥物獲批上市,分別是羅氏的Kadcyla(T-DM1)和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Enhertu(DS-8201),前者于2013年獲FDA批準上市,獲批的適應癥包括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和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后者于2019年12月獲FDA批準上市,適應癥為HER2陽性乳腺癌,2021年1月將適應癥拓展至HER2陽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腺癌。
(1)Kadcyla
Kadcyla于2013年上市后,憑借顯著的療效和獨特的機制,迅速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2019年已躋身“重磅炸彈”行列,2019年全球銷售額達13.93億瑞士法郎。2020年銷售額更是達到17.45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25%。
圖:2013-2020年T-DM1全球市場銷售額(億瑞士法郎)
數據來源:羅氏財報
2020年1月22日,Kadcyla在國內上市,適應癥為接受了紫杉烷類聯合曲妥珠單抗為基礎的新輔助治療后,仍殘存侵襲性病灶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但目前TDM-1售價較為昂貴,100mg的售價為19282元/支,以50kg患者為例,考慮買七贈七的贈藥計劃后,年治療費用約26萬元。根據Wind醫藥庫,2020年Kadcyla樣本醫院銷售額達166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Kadcyla位于2020年醫保談判目錄中并嘗試沖擊醫保,但最終由于價格因素未成功納入。筆者認為,Kadcyla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款上市的HER2 ADC,空間廣闊,降價動力不足。但隨著DS-8201等HER2 ADC國內上市的逼近,Kadcyla納入醫保的動力將更加強烈,有望于2021年納入醫保。
(2)Enhertu
Enhertu是HER2 ADC藥物中當之無愧的Best in class藥物。在一項名為DESTINY-BREAST01的關鍵Ⅱ期臨床試驗中,納入了184例T-DM1耐藥/難治性的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所有患者接受Enhertu(每3周一次,每次5.4mg/kg)治療。療效數據顯示,試驗ORR高達60.9%,其中,6%患者完全緩解(CR),54.9%患者達到部分緩解(PR),所有患者和無癥狀腦轉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別為16.4個月和18.1個月。超過1年的PFS和6%的CR率令全球震驚,奠定了Enhertu的霸主地位。
在如此出色的數據背后,蘊藏著Enhertu藥物精妙的設計。一方面,Enhertu使用的細胞毒藥物為一種創新DNA拓撲異構酶抑制劑,該抑制劑活性為伊立替康的10倍,相較于微管抑制劑,更不容易在乳腺癌患者中出現耐藥;另一方面,Enhertu采用了可剪切Linker,小分子毒素可透過細胞膜,進入附近低表達的腫瘤細胞中,發揮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更好地殺滅腫瘤。
2021年1月,Enhertu的胃癌適應癥更是搶先一步,率先獲FDA批準上市。與伊立替康/紫杉醇組相比,Enhertu的療效數據亮眼,EnhertuVS化療組OS為12.5個月 VS 8.4個月,PFS為5.6個月 VS 3.5個月,成為全球首個獲批治療HER2陽性胃癌的抗體偶聯藥物。
表:Enhertu與伊立替康/紫杉醇治療胃癌臨床結果對比
二
國內的布局
目前,國內布局HER2 ADC的企業包括榮昌生物、浙江醫藥(新碼生物)、東曜藥業、科倫藥業、恒瑞醫藥等。其中,研發居前的包括榮昌生物(Ⅲ期、NDA)、浙江醫藥(Ⅱ/Ⅲ期)、東曜藥業(Ⅲ期)。
榮昌生物的RC48使用的為對HER2具有高度選擇性的新型抗體disitamab。與曲妥珠單抗相比,disitamab對HER2親和力更高,EC50為6.4pM,而曲妥珠單抗的EC50達20.1。由于親和度高,因此,臨床達標的劑量可能相對更低,副作用可能更小。
2020年8月,RC48的HER陽性晚期或轉移性胃癌適應癥申報上市,并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成為國內首個申報晚期胃癌適應癥上市的HER2 ADC藥物。
浙江醫藥的ARX788由曲妥珠單抗與AS269偶聯而成。AS269全稱Amberstatin,是Ambrx公司專有的、強效的微管蛋白抑制劑,可與抗體內合成氨基酸形成高度穩定的共價鍵。ARX788的核心技術在于非天然氨基酸定點偶聯技術,通過引入非天然氨基酸pAF,定點偶聯細胞毒藥物AS269,形成穩定性高、均一性好的肟鍵,降低細胞毒藥物在體內的脫靶毒性。
Ambrx非天然氨基酸技術
數據來源:Ambrx
從競爭格局上看,盡管目前國內僅有Kadcyla一款HER2 ADC獲批上市,但是,HER2 ADC擁擠的研發管線令人擔憂。前面有Kadcyla的先發優勢以及DS-8201出色的臨床數據壓陣,后面有諸多創新藥企業的追趕,更不乏恒瑞、科倫這樣的制藥龍頭,一旦他們的產品上市,盡管姍姍來遲,憑借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亦能給市場帶來巨大的變數。
因此,制藥企業應從加速研發和布局小適應癥等思路著手變革。一方面,與時間賽跑,加速研發,爭取獲得更加積極的臨床結果,迫不得已時選擇“壯士斷腕”亦不失為一種智慧,正如百奧泰的BAT8001,中止臨床,將寶貴的資源聚焦于Trop-2 ADC等品種;另一方面,選擇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避免在乳腺癌、胃癌等適應癥上扎堆,唯有如此,方有機會以Ⅱ期數據上市,減少研發成本并縮減研發周期。這里,不得不夸榮昌生物領導者的遠見,早早布局了胃癌、尿路上皮癌、膽道癌、非小細胞肺癌等適應癥,未來有望多點開花,成為HER2 ADC國內市場的弄潮兒。
RC48臨床進展
數據來源:榮昌生物
來源:新浪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