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通信網絡技術發展呈現四大趨勢
通信網絡的鄔賀發展呈現大寬帶、大連接、銓院趨勢智能化和軟件定義等趨勢。士通術一是信網現寬帶隨手可及。全球互聯網流量年增23%%,絡技視頻業務成主流,展呈對寬帶化有持續需求。鄔賀移動通信峰值速率10年提高1000倍,銓院趨勢5G將拓展到產業應用。士通術衛星通信也將向Ka波段高通量通信衛星發展。信網現中國是絡技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場,中國通信企業也躍居世界前列,展呈但核心技術差距仍有不少。鄔賀
二是銓院趨勢連接包容萬物。窄帶物聯網(NB-IOT)有四大特點:第一是士通術廣覆蓋,頻帶窄可獲得高的功率譜密度,因此增益比GSM高20個dB,覆蓋能力比GSM高100倍。第二是大連接,因為它用了窄帶的技術,而且在信令上做了一些簡化,在基站上也簡化,所以做到了一個扇區可以支持5萬個連接,而2G只有14個連接,4G只有1200個連接,也就意味著NB-IOT連接數比現在移動通信高50倍。第三是低功耗,這種節能模式跟手機的節能不一樣,雖然注冊在網上,但是終端處于深度睡眠,在深度睡眠的時候,功耗只有15個微瓦。第四是低成本,通信協議只有500KB,片內存儲系可以大大減少。目前單個接連模塊成本不超過5美元,應用上規模后模塊成本將下降到1美元。有市場研究公司認為,窄帶物聯網未來會覆蓋25%%的物聯網連接,到2020年,可以達到70億個的連接數。窄帶物聯網可在移動網上升級實現廣域應用,這將顯著改變物聯網標準與產業碎片化的現象。此外車聯網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車載電子是我國的短板。
三是智能“騰云駕物”。當前,智能手機切入了各種傳感器,手機智能了并不完全是因為手機本身,而是因為更多的手機是通過連接到云才獲得了智能的能力,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可以說,隨著終端的處理能力加強及嵌入傳感器,并借助云計算和寬帶通信手段,伴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各種智能終端,例如可穿戴設備、無人機、機器人、無人駕駛車及VR/AR等層出不窮。
四是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網絡(SDN)實現了轉發與控制的分離,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可以用SDN的方法實現。NFV通過軟硬件解耦及功能抽象,以通用硬件及虛擬化技術承載多功能的軟件處理,靈活共享資源,降低網絡成本,實現新業務的快速開發和部署,故障隔離和自愈等。為了適應大數據時代網絡流量的時空不確定性以及不同業務的服務質量要求,關于未來網絡的研究在興起,目前可在網上實現的網絡軟件化和網絡功能虛擬化受到普遍關注,全球IPv6使用開始起飛,但網絡安全問題仍然是面臨的重大挑戰。
責任編輯: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