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2日電 題:撐起“愛心傘”——新疆基層社區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高晗、愛心傘王菲
被一些居民親切地稱呼為“小朋友”的撐起馬麗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的黨總支書記、婦聯主席。新疆線記者在她的基層筆記本里,看到了密密麻麻入戶走訪的社區記錄。她說,愛心傘“每一位有困難居民的撐起詳細信息和住址都在我的腦子里”。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的新疆線會議室內,社區黨總支書記、基層婦聯主席馬麗(左)與排練舞蹈的社區居民交流(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我們這些老年人就叫社區干部小朋友,愛心傘叫書記關系就遠了。撐起”63歲的新疆線社區居民魏愛琴說,她的基層子女都在外地上班,有什么困難都會求助于社區,社區“社區就是我的第二個家”。
魏愛琴會定期組織鄰居們來社區跳舞。社區二樓會議室閑時被改造成居民舞蹈室,為跳舞的居民免費提供服裝、飲用水和水果,并不定期組織舞蹈隊去外面交流演出。
為轄區內的居民尤其是婦女兒童提供生活便利是馬麗的職責。居民時常能看到馬麗入戶走訪的身影。她說:“靠微信、電話和居民溝通畢竟有隔閡,通過入戶走訪,面對面交流,才能掌握居民的真實訴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黨總支書記、婦聯主席馬麗(左)在居民開辦的甜品店中走訪(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安康社區位于城郊,這里居住著5000多位居民,其中老人小孩比較多。社區干部李春霞說,平日里,居民多外出上班,對老人和孩子的照顧比較少,尤其是孩子們有時放學后沒有地方可去,社區就利用學生們的放學時間開設“六點半課堂”。
記者了解到,課堂開設了書法班、繪畫班、古箏班等興趣班,很受學生們歡迎,最多時,一個興趣班有35個學生參加。社區為學生們免費提供了彩筆和紙張,社區干部兼職繪畫老師給學生們上課。“我在社區課堂里認識了很多西游記里面的人物,還會模仿他們的口氣說話,這里的課堂很有意思。”社區居民、四年級學生王子安說。
馬麗對如何做好婦女兒童工作有自己的心得,她認為就是要用心,從思想上重視,比如社區在選干部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納入不同年齡段的工作人員,要有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多個領域的代表,這更有利于開展工作。
安康社區在做好婦女兒童工作的過程中,積極溝通協調各有關部門全力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暢通溝通渠道。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的會議室內,社區黨總支書記、婦聯主席馬麗輔導參加“六點半課堂”興趣班的小朋友繪制美術作品(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安康社區黨總支書記、婦聯主席馬麗(左)在居民家中走訪(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近年來,安康社區所在的第十二師,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婚姻家庭糾紛排查及調處化解工作,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糾紛400余起,并與檢察院對接,打造少年兒童網上普法精品課,制定《十二師檢察機關、師婦聯關于建立婦女兒童權益聯動保護工作機制的實施細則》,形成婦檢聯合維權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婦女兒童各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馬麗說。三年來,通過走訪入戶、接待來訪等方式,馬麗幫助社區職工群眾調解家庭糾紛、處理家庭暴力共計70余次,其中涉及婦女兒童權益案件的結案率達100%。2021年,馬麗被評為第七次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
多年來,馬麗等社區基層干部通過自身的努力,為轄區的婦女兒童撐起了一把堅實的“愛心傘”,得到了轄區居民的點贊,被婦女兒童親切地稱為“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