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錦繡節文正月初五,中國春節過后開放的年昭廣東會館歡聲笑語,十分熱鬧,通印通古家長帶著小孩在會館內忙著畫臉譜,象昭臉譜種類很多,城春有戲曲中的化年生旦凈末丑、《三國演義》里的味濃紅臉關羽、《施公案》里的錦繡節文藍臉竇爾敦、《西游記》里的中國孫悟空等。孩子們照著臉譜圖案,年昭現場用丙烯顏料繪畫,通印通古一會兒,象昭一張張栩栩如生的城春臉譜面具就呈現了出來。這是化年筆者在昭通古城廣東會館看到的一幕。
為讓昭通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龍年春節,昭通市文化館走進廣東會館,精心策劃并組織開展了本次群眾文化活動。當天的活動包含敲鑼、打鼓、投壺、猜燈謎、畫臉譜、海底撈珠、你比我猜等項目,具有傳統性、娛樂性、趣味性。本次活動旨在讓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沉浸式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感受節日的歡樂。
昭通古城的工作人員說:“你們組織的活動太有趣了,豐富多彩,寓教于樂,今天是廣東會館對外開放以來游客最多的一天。”一位到場參與活動的游客對當天的活動點贊,“你們的活動辦得很有特色,既動腦又動手,我玩得非常開心。”
通訊員:羅江珍 文/圖
校對: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