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一處大豆地塊,收獲一臺臺收割機來回穿梭,面積畝全將金黃飽滿的超億大豆盡收倉中。“我們現在正在加快搶收進度,國產預計再有10天就能收完今年種植的糧第1.5萬畝大豆。”集賢縣永勝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劉明坤說,大省他們更新了農機設備,秋收大型收割機12小時就可收獲六七百畝,正酣秋收效率有保障。收獲
“今年大豆畝產達到了400多斤,面積畝全這得益于良種、超億良法和良機的國產結合。”捧起一捧剛剛收獲的糧第金燦燦的黃豆,劉明坤笑著說,大省合作社種植的秋收“綏農52”大豆品種蛋白含量高、籽粒大,市場銷路好。為了將好品種種好,他們采用大壟密植技術,使用精密播種機“壟上三行”播種,增加了公頃保苗株數,且通風、透光條件更好,從而提升大豆單產。
“我們還推行種養結合,建立了糞污處理中心,每年可收集畜禽糞污10萬噸,發酵處理后施用在田間,可降低化肥用量。”劉明坤說,秋收后他們將馬上進行秸稈深翻還田,實現“黑色越冬”,同時在秋整地過程中施用糞肥培肥地力,利于第二年春耕生產。
在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一株株顆粒飽滿的稻穗組成的“金色海洋”中,幾臺收割機正在進行分段收獲作業。“由于管理到位,天氣情況較好,今年種植的近2萬畝水稻喜獲豐收,畝產超過了1200斤。”合作社理事長袁勝海興奮地說。
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待收獲的水稻。(受訪者供圖)
“收割機將水稻割倒后,平鋪于秸稈之上,可以促進底部空氣流通,加速水稻水分蒸發,晾曬三五天后,便可進行拾禾和脫粒。”袁勝海說,正在進行的水稻分段收獲可降低青癟粒的比例,保證稻米品質。
一項項新型種植技術的應用正助力合作社多打糧、打好糧。袁勝海拿起一瓶生物菌劑,向記者講解其中的門道。“這瓶樺褐孔菌發酵菌液由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發,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施用,不僅會提升大米的口感,其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也會隨之提升。”袁勝海說,正是靠著不斷嘗試新技術,合作社將水稻畝產從2015年成立之初的七八百斤提升至現在的1200余斤。
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待收獲的水稻。(受訪者供圖)
黑龍江是我國產糧第一大省,今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超過2億畝。眼下,全省各地正搶抓農時,在加快秋收進度的同時,同步推進秋整地工作,為明年糧食生產打下堅實基礎。據農情調度,截至10月10日晚,全省農作物已收獲11454.4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已收獲10942.94萬畝。(記者孫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