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盤江一直奔涌向前,北盤望謨是江新它在黔西南境內的最后一站。
炎炎夏日,歌望望謨縣蔗香鎮板陳村的謨紅北盤江河谷山嶺疊翠、碧波蕩漾,水河生態3450畝芒果、富民1000畝龍眼即將成熟,奏曲1000余畝香蕉、北盤900畝油茶長勢喜人……
然而,江新就在5年前,歌望這里還是謨紅兩岸荒坡,貧瘠落后。水河生態
“為了溫飽,富民村民曾把綠山變成荒坡,奏曲現在我們要把荒坡恢復成綠色才行。北盤”望謨縣蔗香鎮板陳村黨支部書記梁壹美見證了北盤江兩岸從荒山坡到栽樹植綠的變化。
板陳村是國家西電東送重點水利工程龍灘水電站庫區涉淹村之一,位于望謨縣蔗香鎮南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經,守著萬畝水面,村民們發展起了網箱養殖。僅紅水河望謨段44公里流域內,就有1284畝網箱養殖面積,涉及沿岸蔗香鎮和昂武鎮的100多戶村民。
“網箱養殖不僅影響航道通航,還會污染水體。”國家取締網箱養殖后,望謨縣積極做好養殖戶轉產轉業工作。除了按照相關規定給予村民補償外,引導他們發展熱帶水果種植和進行職業技術培訓,“只有讓他們上岸了也能把日子過好,紅水河才能恢復碧水青山,才能成為金山銀山。”
“為了青山綠水,也為了讓更多人能看到紅水河的美景,國家拆除網箱是應該的。”板陳村村民梁天暑和其他村民一樣,種植了40多畝芒果。
“芒果價格很好,上等果8元一斤,中等果4元一斤,最低也要3元。”梁壹美介紹說:“板陳村幾乎家家種植有芒果、龍眼等果樹。”
低緯度、雨熱同期……望謨縣找準定位,堅持生態與經濟并重、治石與治貧共贏,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利用“兩江一河”地區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等特點,大力打造亞熱帶特色水果產業帶。目前,全縣板栗累計達27.2萬畝、芒果10.65萬畝、油茶14.7萬畝、澳洲堅果0.5萬畝、百香果達0.5萬畝。
通過林業工程建設、產業帶動、科技支撐組合等模式,望謨縣讓無數像板陳村一樣的鄉村發生了質的改變,更讓一片片石山荒山變成了蒼翠青山,森林覆蓋率從2015年的67.31%提高到2019年70.53%,昔日石旮旯,如今正變成“金果窩”。
站在蔗香碼頭,滿眼綠色,空氣新鮮,午后的陽光穿過充滿水氣的云層,照射在碧綠的河面,螺旋槳激起陣陣水花不時攪動水面下魚的身影。“野釣最大樂趣就是享受風景的同時還有驚喜收獲。來望謨釣魚,如今才發現紅水河原來這樣美!”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釣魚愛好者黃英萍感慨地說道。
(岑志福 秦麗 )
責編:盧生龍
助編: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