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就能辦理醫保業務,圈真是貴港太方便了。”“刷臉就能醫保報銷,分鐘服務忘記帶卡也不怕!醫保”……去年以來,圈出隨著醫保領域的百姓發展變化,市民的好醫感受最深刻也最直接。市民的圈感慨,正是貴港對當前我市醫保改革成果的一個生動寫照。
醫保業務下沉,分鐘服務服務觸手可及
去年以來,醫保市醫療保障局大力推進醫保領域“放管服”改革,圈出把優化服務的百姓重心向基層傾斜。根據醫療機構的好醫就診量、業務承接能力等因素,圈在全市66家定點醫療機構設立了“醫醫”合作醫保服務站,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建成率達 65.57%。如今,新生兒參保登記、跨省異地就醫備案、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資格認定等10項高頻醫保業務在這些服務站就能輕松辦理。
筆者走進覃塘區石卡中心衛生院,醒目的醫保服務站標識映入眼簾。服務站內,各類設施一應俱全,服務事項展板清晰明了,醫保政策資料擺放整齊。在這里,“一站式服務”的便捷性得到了充分體現:醫保服務站與結算窗口距離近,病人完成醫保就診結算后,只需5~10分鐘,就能在服務站辦理完醫保相關業務。“以前辦醫保業務得去覃塘城區,人多要排隊,還常要在醫院和醫保部門兩頭跑。現在在醫院幾分鐘就能給老伴辦好門診特殊慢性病資格認定,太省心了。”正在辦理業務的王阿姨滿臉笑意地說。石卡中心衛生院醫保科負責人介紹,服務站設立不到一年,已為3468人次參保人辦理醫保業務642件,廣受群眾好評。
我市還設立了 103家“醫藥”、9家“醫銀”、1家“醫校”醫保合作服務站點。一個個“醫保+N”服務站的建立,構建起了市、縣、鄉、村四級醫保服務“縱到底”,第三方經辦力量“橫到邊”,醫保工作人員“落到點”的立體化、多層次醫保經辦服務網絡,實現了醫保經辦服務“就近辦”“多點辦”“高效辦”。2024年,全市各級醫保經辦點及醫保合作站點為參保群眾提供服務26.8萬多件。
就醫報銷便捷,智慧醫保顯身手
市醫療保障局積極構建服務項目延伸機制,不斷優化門診特殊慢性病患者定點服務。將門診特殊慢性病患者定點服務從原來的3家醫療機構限制改為不受限制,方便群眾就近就醫購藥。“村醫通”設備結算的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從2種增至10種,新增了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等8種常見高發疾病,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門慢病種也從5種增加到10種,極大滿足群眾需求,讓醫保報銷無須墊資往返跑,省時又省力。
在提升群眾醫保使用體驗方面,市醫療保障局借助數字技術,大力推進“智慧醫保”建設。創新醫保智能化結算模式,推行醫保公共服務“刷臉辦”、就醫購藥“刷臉支付”,全市197家定點醫藥機構已邁入醫保結算“刷臉”時代。“刷臉支付可幫了我大忙!孩子生病著急送醫,到繳費時才發現沒帶社保卡,手機也沒綁定孩子醫保碼。正發愁呢,收費窗口說能刷臉結算,一試還真行!”吳先生回憶起前些日子的情景,仍難掩激動。
通過強化醫保信息化建設,我市醫保服務事項100%實現“網上辦”“自助辦”,25項實現“掌上辦”。新生兒出生、職工退休、社保卡和醫保碼就醫購藥等16項業務實現跨部門“高效辦成一件事”,醫保業務辦理速度大幅提升,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醫保改革惠民,減輕就醫負擔
市醫療保障局始終把減輕群眾負擔作為工作重點,根據群眾訴求,結合實際完善醫保政策。提高了腎透析、惡性腫瘤門診治療、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三種門診特殊慢性病報銷比例,職工醫保在原基礎上提高3%~5%,最高可達94%,居民醫保在自治區(省)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由60%提高至70%。2024年,全市職工及居民門診慢特病報銷176.31萬人次,醫保基金支付6.22億元,有效減輕了患者經濟壓力。
我市狠抓藥品和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工作,著力擠壓價格虛高水分。平南縣72歲的陳大姐對此感受頗深。兩年前她左眼進行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當時人工晶體未集采,價格高達3759元。2024年人工晶體集采落地貴港,價格降至997元,陳大姐果斷進行了右眼手術。“這次做右眼手術,醫保報銷后,單晶體自費才473元,真是便宜太多了!”陳大姐高興地說。
2024年,我市新增274種藥品和39類醫用耗材集采,價格平均降幅分別為48.87%、67.4%,群眾切實享受到了集采帶來的實惠。
作者:盧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