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證監A股市場的新規借殼上市活動將受到證監會新規約束。“新規”明確了對擬借殼資產的借殼盈利要求,提高了借殼門檻。門檻另一方面,看齊新規又打開配套融資渠道,證監鼓勵優質資產的新規借殼上市,提高了合規借殼上市審核的借殼效率。市場一線的門檻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垃圾資產或者說資本玩家買殼施展財技的看齊難度加大,這意味著對殼資源的證監部分需求可能有所萎縮。但另一方面,新規由于借殼上市較IPO在時間效率上仍有明顯的借殼優勢,因此很難斷言殼資源價值會大幅下降,門檻一大型券商自營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真正干凈的看齊殼,永遠是值錢的”。
借殼資產盈利能力向IPO靠攏
證監會昨日頒布的新規對重組方的資產規模和盈利進行了明確限制。“持續經營時間三年以上、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正數且累計超過2000萬元。”這樣一來,未來借殼企業的財務標準與IPO“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正數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已經十分接近。
新政出臺之后,一些資產質量欠佳,盈利能力堪憂的“虛假重組”變得更難。類似于過去常發生的一些企業“IPO審核被否,借殼上市尋夢”的離譜事件將被逐漸遏制。
證監會表示,借殼上市是成熟市場配置資源的重要方式,境外成熟市場對借殼上市均不予禁止,對于借殼上市的界定也各不相同。“新規借鑒了境外成熟市場的監管理念和經驗,結合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統籌平衡借殼上市與IPO的監管效率,為推進市場化退市機制改革預留了空間。”
借殼到融資效率大提升
證監會頒布的新規顯示,今后將實施上市公司“并購加融資”的一站式審核。“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可以同時通過定向發行股份募集部分配套資金,并購重組申請與再融資申請實現一次受理,一次核準”。
國務院去年發布《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要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可轉債等方式為兼并重組融資,拓寬兼并重組融資渠道,提高資本市場兼并重組效率。證監會的新規順應“意見”要求,實行對外一次受理、內部協作審核、歸口一次上會、核準一個批文的審核體制。具體而言,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通過定向發行股份募集的配套資金,所配套資金比例不超過交易總金額25%的,一并由并購重組委員會予以審核;超過25%的,一并由發行審核委員會予以審核。
重組仍是A股魅力所在
廣州昊富投資總經理、投資總監黃永認為,對一家想要上市的企業來說,在決定究竟IPO還是“借殼”時主要會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用于上市的資金成本,二是上市所花費的時間成本。表面上看,IPO需要花費的成本主要是承銷費用,這筆費用并不是很大。但現實操作中往往會遇到一些隱性成本,如果把這些復雜因素考慮在內,很難說IPO所需要花費的資金比借殼會少多少。但從時間和程序上看,借殼上市的高效率相對于IPO漫長的排隊和等待無疑還是具有明顯的優勢。
一家大型上市券商總部的投資負責人對《投資快報》表示,新規會不會導致“殼資源”貶值,其實不能一概而論。“現實當中,IPO被槍斃的案例越來越多,經過漫長等待最后還上不了市,這對擬借殼企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我們認為,只要是干凈的殼,沒有歷史負擔的殼,其價值永遠是存在的。數家優質資產搶購一個干凈的殼,這種情況未來還會發生,不會因為重組新規而發生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