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2023年學術年會舉辦
來源:華龍網2023-12-26為加快重慶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的重慶發展,促進新技術新理念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領域的市醫應用及推廣,2023年12月23日,學會學分學術由重慶市醫學會主辦,耳鼻重慶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咽喉重慶市耳鼻咽喉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頭頸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的外科“重慶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2023年學術年會”在重慶渝州賓館舉辦。
本次大會內容除延續以往的舉辦專題講座討論以外,新增了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例展播、重慶第二屆鼻咽喉早癌篩查病例分享大賽-西南區域賽、市醫鼻科解剖演示等內容,學會學分學術意在邀請市內外專家齊聚一堂,耳鼻圍繞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領域的咽喉新技術、新理念的頭頸研究進展、臨床應用等問題展開討論交流,外科整個會場充滿了思想的碰撞與交融。
第二屆鼻咽喉早癌篩查病例分享大賽-西南區域賽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曾泉教授、重慶市中醫院雷剛教授作大賽主持,重慶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楊玉成教授為大賽致辭。楊玉成教授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比賽,讓更多醫生掌握NBI早癌篩查技術,從而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據了解,楊玉成教授在腫瘤領域提出“三早”: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早”是整個腫瘤領域診療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除了醫生的經驗判斷以外,醫療設備的技術支撐也必不可少。
學術講座環節,中山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醫院雷文斌院長就《NBI技術在咽喉部腫瘤診斷及術中應用》作專題講座。雷文斌教授介紹,普通的高清電子鼻咽喉鏡檢查不能實現病變性質好范圍的精確判斷,還需借助NBI內鏡檢查和內鏡影像錄存、超高清分辨影像MR/CT、AI輔助等一系列檢查方法來綜合判斷,強調NBI是準病理級的內鏡評估技術。雷文斌教授指出,對于術前診斷,NBI技術能夠發現異常,指導活檢;對于術前準備,NBI技術可以判斷病變范圍,制定治療方案,選擇術式;在術中,NBI技術也可以確定病變邊界,進行微創外科切除;對于術后隨訪,NBI技術可以對疾病進行監測預警,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據了解,本次大賽在舉辦初期,西南地區的各鼻咽喉早癌篩查聯盟單位就已紛紛提交病例,由全國專家組進行層層篩選,最終來自重慶兩江新區人民醫院謝汶岑醫生、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醫院李勁松醫生、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婧醫生、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劉亞醫生、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杜麗仙醫生、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海云醫生、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羅登耀醫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曾斌醫生、重慶市中醫院楊靜醫生等9位醫生脫穎而出,他們對精心準備的病例從診斷到治療,再到后期隨訪進行了全面講解與分析,選手們思路清晰,表達精準,精彩病例引人入勝。評審專家從選手的解析思路、問題深度及精度進行點評指導。
經過激烈的現場角逐,九位選手各顯身手,最終由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何婧醫生勇摘桂冠;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羅登耀醫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曾斌醫生獲得二等獎;重慶市中醫院楊靜醫生、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劉亞醫生、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海云醫生獲得三等獎;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醫院李勁松醫生、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杜麗仙醫生、重慶市兩江新區人民醫院謝汶岑醫生獲優秀作品獎。重慶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楊玉成教授及現場專家評委為各位獲獎選手頒發榮譽證書。
鼻咽喉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負責人體的吞咽、發音及消化,且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在我國,鼻咽喉早癌的診斷率不超過5%,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早”是提高鼻咽喉癌治療水平的關鍵舉措。
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家庭。本次大賽的目的,是通過以賽代練,以賽代培訓,以賽代考核,致力提升重慶地區醫生規范化診治水平及早癌篩查意識,最終讓更多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