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家亮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胃部胃癌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腸化堅持身兼行政、變成教學及診癥工作,胃部胃癌因走在前線讓他尋找改革方向,腸化亦能身教學生,變成致力培育有醫德的胃部胃癌良心醫生)
「陳教授,胃部出現『腸化』是腸化否會變胃癌?你可以幫我嗎?」
上星期三,一位四十多歲的變成男士求醫,約三年前的胃部胃癌一次胃部內窺鏡檢查,化驗報告發現胃黏膜有「腸化」(intestinal metaplasia)的腸化情況。醫生告訴他「腸化」「有可能」演變成胃癌,變成建議他定期接受胃鏡檢查。胃部胃癌於是腸化他每年最少做一次胃鏡,有些時候他感到胃不適,變成擔心胃部是否出現了什麼變化,於是又光顧醫生照胃鏡。過往三年他總共接受了五次胃鏡檢查,每次化驗結果都是有輕微的慢性胃炎,只有其中兩次發現有「腸化」現象。可是醫生每次只給他一些抑制胃酸及化胃氣的藥物,並告訴他「腸化」是無藥可醫,只能定期檢查以作預防。
於是他由當初輕微的上腹不適忽然演變成為胃癌的「高危一族」,長時間的憂心令他患上了焦慮癥,並需要接受精神專科治療。他的情況令我感到十分慨歎,類似這位男士的「小事化大」的病例真是多不勝數。究竟他患上胃癌的真實風險有多高?
「腸化」是指本來正常的胃黏膜因慢性發炎而轉變成類似腸細胞的形態。「腸化」的發生與年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吸煙、高鹽及煙燻食品有關。雖然「腸化」理論上「有機會」演變成胃癌,可是只有那些「真正的高危人士」經過長年累月才會演變成胃癌。而這些高危一族除了以上導致「腸化」的原因之外,他們還有其他風險因素,例如家族史、胃黏膜萎縮(gastric atrophy)及初次診斷時已出現嚴重程度的「腸化」。整體上日本及韓國人比中國人的風險高約四倍,而居於大陸北方人士的風險又比南方人士高約四倍。
若然只有輕微及小範圍的胃黏膜「腸化」而沒有以上多個風險因素的話,患上胃癌的機會比「中六合彩」還要低,所以對於絕大部人士來說,「腸化」並不值得憂心,亦不一定需要年年照胃鏡。當然,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不單可以進一步減低「腸化」惡化的機會,還可以改善血壓及體重。
身為醫生,我們應盡力讓病人明白真正的風險,以減少不必要的憂慮。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標題為「醫生,腸化會變成胃癌嗎?!」)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看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