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英寸將是激光晶電激光電視與液晶電視激烈競爭的主流尺寸。”在9月19日首屆大部分國家激光顯示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上,電視大還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表示,欲液異化應用隨著清晰度不斷提高,視英大尺寸電視會越來越普及,寸激場景而在當前各種顯示技術不斷發展、戰壯資訊交替或彼此取代的需差行業動蕩時期,激光顯示是激光晶電其中的“潛力股”。
中怡康的電視大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欲液異化應用國內激光電視銷量同比增長144%,視英在中國80英寸及以上電視市場的寸激場景銷量占比為58%。而海信電器(600060.SH)的戰壯資訊半年報顯示,海信激光電視今年上半年的需差行業銷量同比增長104%。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激光晶電資歷豐富分析師向第1財經記者分析說,海信75英寸2K激光電視剛上市,售價13999元,而現在75英寸液晶電視的均價為11000元、只有5000多元。因此,激光電視如果要與液晶電視在75英寸較量,預計接下來價格會有一定的下調空間。
周厚健表示,當前液晶電視的優勢主要集中在75英寸以下。海信激光電視從此前的100、88、80英寸拓展到現在的75英寸,已經覆蓋大屏彩電市場。尤其是75英寸三色激光電視即將上市,與高等液晶電視展開一體競爭,這將會激發巨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除此之外,周厚健透露,激光顯示產品的迭代和技術創新正在不斷加快,更高顯示質量、更低功耗、可卷曲、可隱藏的全新產品形態很快將次第出現;更小尺寸的一體機、適合家庭的更加豐富的場景化應用,甚至充滿未來感的全息顯示也將一一面市。
近年,LCD、OLED、Micro LED、激光顯示等各種顯示技術不斷發展。周厚健認為,激光電視有健康護眼、節能環保、產業鏈較短的特性。海信2014年推出首臺100英寸激光電視以來,至今激光電視解析度已從2K到4K,光源從單色到雙色再到三色,尺寸從100英寸到300英寸再下探到75英寸。
如今,LG、長虹、康佳、較米等大部分國家20多家整機企業已經加入激光電視陣營,激光顯示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超過100家,包括提供激光顯示芯片的TI(德州儀器)、做光學鏡頭的理光等。周厚健表示,激光電視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更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相比激光顯示,液晶或OLED的面板工廠設備和廠房投入資金巨大,例如一條8.5代液晶線投入資金高達250億元,一條11代液晶線投入資金高達460億元,而且產業鏈較長。周厚健認為,這些投入資金都會轉嫁到電視機成本上。而激光電視取消了顯示屏,激光器、光路、鏡頭、屏幕等都不是為電視專門投入,投入遠遠小于液晶、OLED,且產業鏈較短,只要有較好的量的增長,較短的產業鏈上的成本及人力費用會被大幅攤薄。目前,100英寸液晶電視售價超過10萬元,而100英寸激光電視約為五六萬元。
今年,以激光顯示為主業的光峰科技(688007.SH)登陸科創板。光峰科技CEO薄連明冷靜地說,激光顯示產業往前發展,還有幾個大要素需要補充。一是玩家要眾多,尤其幾個核心部件的玩家較少,比如芯片、激光器、鏡頭、光學光路,產業鏈豐富是激光顯示產業大發展的第1個充分條件。
其次是技術要迭代。2017年光峰推出了一萬元以下2K激光電視,現在已經進入到8K時代,液晶電視、OLED電視如果不是8K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講故事,所以激光顯示的技術迭代速度要加快。
此外是要找到獨特的應用場景。“如果讓激光電視和普通電視拼,暫時我們沒有特別大的勝算。”薄連明說,大部分國家每年2.5億臺電視銷量,中國一年電視銷量約5000萬臺,相比之下,激光電視市場還處于起步期,還像一個小嬰兒,所以激光顯示要豐富不可替代的應用場景。
長虹激光顯示總經理李先平則表示,長虹已完成全渠道、系列化激光顯示產品布局。當前,激光顯示正在向三色激光發展,后續將發展為空間成像,保守估計激光電視出貨量將替代大屏電視出貨量的20%,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