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全國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召開,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媒體記者回答了多個提問。屆次經濟繼續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會議文件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人王基本特征就是國慶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此,年國王國慶表示,全國2017年中國交出了一份很提氣的政協經濟年報,經濟總量突破82萬億,屆次經濟繼續幾乎相當于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新聞向好也就是人王英國、印度、國慶法國、年國意大利、全國巴西、加拿大等六國的總和。6.9%%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也是可圈可點。
王國慶透露,在全國政協1月份召開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上,政協委員們認為盡管去年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但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不僅“顏值”高,“氣質”也相當好。具體表現在運行穩、就業穩、物價穩、國際收支穩,同時結構趨優、動能轉換、效益提升的態勢更加明顯。展望2018年,委員們認為繼續向好、穩中有進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去年下半年以來,北京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但是大氣污染治理和經濟發展的平衡問題也引起很多人關注。
王國慶指出,眼下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是在中央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和部署的前提下,是在付出了沉重代價和氣象條件有利的基礎上實現的。正如人們所說,“人努力、天幫忙”,所以必須清醒地看到,生態環境出問題的根子在于增長方式的粗放、生產方式的落后、生活方式的不環保。而這些根本性的問題,現在還沒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但是必須強調,大氣污染防治和經濟發展、保障民生并不矛盾。綠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銀山。高排放、高污染的經濟增長不僅影響長遠發展,而且影響百姓的生活和健康。這不是我們所要的增長。
王國慶表示,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當下,更應該抓住時機堅決地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運輸結構,從源頭上減少污染,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發展方式和生產方式;同時也要堅持全民共治,要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實現以效率、和諧、可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
責任編輯: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