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曼城坎特
據業內最新消息,重磅展國家帶量采購有關部門于近日下發了一則《關于報送2022年藥品和醫用耗材省級(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工作重點及有關考慮的各省函》,大體內容是上報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推動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并提速擴面工作要求,品種要求各省根據相關會議精神要求及有關工作部署,計劃今年將全結合本省實際,地方帶量形成2022年藥品和醫用耗材省級(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工作重點及有關考慮。藥品
依據這份函件,采購各省要明確本年度自己省份開展帶量采購的面開品種及數量。同時,重磅展要確定集中采購的各省組織形式(本省獨立開展、牽頭組織跨省聯盟、上報參與跨省聯盟),品種對于國務院常務會上明確的計劃今年將全品種要逐一說明,并梳理各環節時間節點。地方帶量相關組織部門將于近期組織會議進行交流。
2018年至今,省級帶量采購看似轟轟烈烈,但以省際聯盟為主,其中,廣東化藥、中成藥、湖北中成藥、八省二區、新疆2+N等聯盟比較有特色,但省際聯盟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部分品種反復集采或集采品種過少,很多金額及數量達到集采的品種并未納入其中,結構相對單一且不充分。因此,此次南京會壓碼省級集采到100個,從品種數量和結構上,其實是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原有的40個或50個年度任務不夠,要加快拓面,增速推進。
根據國家醫保局官方公眾號報道,2022年1月14日,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強調,要不斷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集采,力爭年內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總數累計達到350個以上,扎實開展脊柱高值醫用耗材集采,推動地方積極開展藥耗集采,提升醫藥價格治理能力,實現在化學藥、生物藥、中成藥全方位推進集采的格局,進一步壓縮帶金銷售空間。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省距離完成350個的任務進度不一。(如下表部分省份進度).
而對企業來說,2022年將沒有多少喘息的機會。虎年開門第一戰,即迎來了廣東化藥及中成藥這一場“硬仗”,時間緊,任務重。
按目前推算,這個月月底,廣東將開展正式報價工作,廣東結束了還有其它諸多醫藥大省的硬骨頭等著去“啃”。這基本上也是2022年藥品帶量采購的一個縮影。
各省不會給企業多少喘息的機會,國家級的七批八輪、八批九輪將如期開展,地方帶量采購仍然將以四種方式呈現:
- 一是省級單獨組織開展(比如一年至少開展一批次的江蘇、江西、福建,以及遲遲沒有動作的醫藥大省浙江等);
- 二是繼續發揮省際帶量采購的規模批量采購效應(像已經成熟的八省二區、重慶聯盟、湖北中成藥聯盟、京津冀以及一直想開展的長三角聯盟);
- 三是三明全國采購聯盟,這其中山東中成藥帶量采購聯盟前期已經進行了品種測算報量,作為方案制定的依據;
- 四是帶量采購價格聯動,比較適合不跟標但又想完成帶量采購任務的省份。
而且,面對對各省350個的2022年度任務要求,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通過跨區域省際聯盟、區域省際聯盟的方式加快帶量采購速度。
2020年的500目錄基本上會成為各省在開展帶量采購時的一本大帳,從無縫隙覆蓋的角度,哪些品種還沒有集采,哪些品種已經被集采透徹了,各省均會把帳算好。在此基礎上,算好350個的小帳,而且,還要考慮明年及2024年的帶量采購規劃。
最關鍵的是,一些遲遲沒有明顯動作的用藥大省和已經一年開展一批成為慣性的用藥大省,今年勢必會加快出清的速度,無禁區,不集采。化藥搞完搞中藥,中藥搞完飲片也可以試試。這種壓力面前,企業應該提前從沒有臘月門的夢中醒來,把全年的帶量采購提前規劃好。
來源:新浪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