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巴拉旗下工銀領航三年持有混合(以下簡稱工銀領航三年)已于6月13日成立,魔仙這是插曲年內成立的首只4人共管權益類產品。同時,巴拉該基金募集期間凈認購金額近18億元,魔仙一舉成為年內首發規模最大的插曲多基金經理共管權益類產品。
6月14日,巴拉工銀瑞信基金發布公告稱,魔仙旗下工銀領航三年已于6月13日成立,插曲根據公告,巴拉工銀領航三年有效認購總戶數達2.76萬戶,魔仙募集期間凈認購金額達17.85億元,插曲成為年內首發規模最大的巴拉多基金經理共管權益類產品。
根據公告,魔仙募集期間工銀瑞信基金運用固有資金認購的插曲基金份額超2000萬份,公司從業人員認購份額超1160萬份。其中,該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持有該基金份額總量的數量區間為100萬份以上;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持有基金份額總量的數量區間為100萬份以上,顯示了與持有人共進退的決心。
根據此前發布的招募書,工銀領航三年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60%–95%,投資于港股通投資標的股票的比例占基金股票資產的比例為0%-50%;并設置了三年的鎖定期。
從產品特色來看,工銀領航三年由杜洋、胡志利、譚冬寒、盛震山4位基金經理共管,這4位都是從業超十年的老將,且管理的產品回報均較為穩健。其中,杜洋管理的8只產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合計規模達239.34億元,其代表產品工銀戰略轉型主題任職以來回報達271.5%、年化回報達17.07%,在同類產品中位列第一。
工銀瑞信基金表示,工銀領航三年的團隊成員都有各自擅長的研究、投資領域,正好做到相互補充。杜洋擅長建筑建材、公用事業、制造等領域,胡志利擅長大消費和科技行業,譚冬寒聚焦醫藥,盛震山主要覆蓋金融地產和周期板塊,基本上能夠做到對大類行業板塊的全面覆蓋。投資風格方面,譚冬寒、胡志利擅長成長風格,盛震山擅長價值風格,杜洋擅長均衡風格,風格的互補有利于基金產品全面把握市場輪動下的占優風格。
上周五,在工銀領航三年募集完成之際,這四位基金經理發布了一封致投資者的信,信中他們表示理解市場起伏波動下投資者的焦灼,會力爭用長期的相對確定性,對抗短期的不確定。
他們還表示,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的主旋律,“我們對于投資的思考范式也在快速迭代、融合重構。多基金經理共管的平臺型基金,正是希望以合作釋放合力,用‘和而不同’的觀點碰撞,取長補短擴展能力圈,讓研究兼得深度與廣度,讓研究創造價值。”
目前,國內公募基金市場中,超九成產品為單個基金經理管理,多人共管產品中,2位基金經理占比較多,而同時由4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的產品則并不多見。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3日,當前全市場超1萬只基金產品中,除2只公募REITs產品外,目前只有12只基金產品的現任基金經理數有4人。
從產品類型來看,這12只中半數為“固收+”產品,包括3只二級債基和3只偏債混合基金。另有3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即工銀領航三年外、天弘精選和大成藍籌精選。此外還有1只指數型基金和1只貨幣型基金。截至一季度末,所有產品中規模最大為天弘余額寶,期末規模達6871.71億元。而從年內回報來看,截至6月13日,2只由4位基金經理共管的權益類基金年內均斬獲正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資本集團便開始嘗試多基金經理共管模式,隨后橋水、千禧、城堡等頭部對沖基金相繼加入。而從美國基金市場表現來看,多基金經理共管模式下的產品,解決了風格漂移、規模限制業績等問題,產品波動也隨之降低。
根據晨星Morningstar基于1997-2016年基金回報數據分析顯示,采取1名/2名/3名及以上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相對美國大型基金行業平均回報率的超額收益分別為年均8bps/-7bps/15bps,其中,3名以上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產品長期超額回報較為明顯。此外,從資本集團旗下美國成長基金歷史業績來看,其業績表現基本排在行業前25%以上,亦反映了多基金經理管理的優勢。
國內方面,伴隨著全面注冊制啟動,未來A股市場上市公司將持續擴容,個股也將進一步分化。在此背景下,有業內人士認為,單一基金經理模式由于基金經理的能力邊界和時間精力有限,很難在不同領域、不同市場風格下同時保持優秀。
去年,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到,要引導基金管理人構建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的投研體系,提高投研人員占比,完善投研人員梯隊培養計劃,做好投研能力的積累與傳承。
“全面注冊制時代下,更加考驗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當前,國內這種多人共管模式的基金產品,也是基金公司在積極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意見指示精神的基礎上,適應市場需求,借鑒前期公司在平臺化和投研體系一體化上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產物。”北京一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不過,對于多基金經理管理模式產品,也有業內人士表達了擔憂。北京一基金公司表示,“固收+”產品由于底層資產的多樣性,多基金經理共管模式往往綜合各人的研究能力圈,從而做到貢獻超額收益。但在主動權益產品上,多基金經理管理模式繞不開分歧問題,如何平衡以及快速解決成為關鍵,否則可能會導致基金風格不清晰、管理權責混亂等問題,進而影響產品業績。
對此,工銀瑞信基金表示,4位基金經理在管理工銀領航三年時,會先通過資產配置決策會議分配初始倉位,對于基金經理投資風格與市場風格匹配的基金經理給予一定的倉位傾斜。此后也會日常會定期召開資產配置決策會議,通過對下階段市場風格的判斷,形成下階段基金的資產組合以及個股配置建議,并動態調整子組合的業績比較基準。基金經理可以在這個基礎下進行一定的行業配置和個股選擇。
“在產品運作過程中,日常工作由杜洋牽頭組織。但在不同的研究領域,還是會讓各個基金經理就其擅長的領域分別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專業建議,形成研究支持。平時也會就倉位控制、行業配置、個股選擇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討論,然后集體投票,如果半數以上的成員都同意,加上杜洋也同意的話,就可以進入投資實施流程了。”工銀瑞信基金補充道。
鄭重聲明:天天基金網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天天基金網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決策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鄭重聲明:天天基金系證監會批準的基金銷售機構[000000303]。天天基金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編輯:admin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