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解:一人飲,今解家飲全家無疫;一家飲,人飲一里無疫
徐國辰、無疫解放軍總醫院,今解家飲第四醫學中心
千年以前,人飲藥王孫思邈對酒就有“一人飲,無疫全家無疫;一家飲,今解家飲一里無疫”這樣的人飲評論。古人過春節有喝“屠蘇酒”(在一種稱作屠蘇的無疫房子里釀造的藥酒)的風俗,“爆竹聲中一歲除,今解家飲春風送暖入屠蘇。人飲千門萬戶曈曈日,無疫總把新桃換舊符”,今解家飲至今延續了近千年仍被中國人用作新春對聯的人飲、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無疫《元日》詩,記錄下中國人的這種傳統習俗。而據現代學者研究,這種藥酒有“避除疫癘”的功效。 此外,中國古人還有在端午節飲艾葉酒、重陽節飲菊花酒以避瘟疫的習俗。由此可見,喝酒避疫是經過中國人代代相傳的傳統習慣石錘的人體實驗的結果。歷代中醫認為,“酒為百藥之長”。漢字醫學的醫的繁體字就是“醫”,“醫”本作“醫”,從“醫”,從“殳”,從“酉”。其中的酉,本義就是酒。
可見,古人關于“醫”的認識與“酒”是一體共生的。75%的酒精與細菌的滲透壓相近,可以在細菌表面蛋白未變性前逐漸不斷地向菌體內部滲入,使細菌所有蛋白脫水、變性凝固,最終殺死細菌,這是指直接接觸的外用。通常情況下,酒精是很難殺死病毒的,但是酒精不能夠使病毒的核酸徹底的消滅掉,因此病毒也就很難徹底的被酒精殺滅。因此臨床上應用酒精進行消毒,目前局部逐漸被碘酒所取代,因為碘酒不但里頭含有酒精的成分,殺滅細菌同時也起到氧化作用,對病毒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但并不代表酒精不起作用。 喝酒的很多理論與實踐相去甚遠 舉個簡單例子 同在一起吃海鮮的人喝酒的就沒拉肚子 沒喝酒的就嚴重腹瀉了 這是基本常識 人體不僅有各個器官的協同作用還有復雜的腸道菌群的作用 科研真的是很難復制真實環境。
而喝酒到底對人體有什么作用呢?
喝酒與外用消毒不同,對喝酒的藥用評價應該從中醫哲學的視角即人體的整體性、系統性與酒的互動來思考,來研究。而對于病毒分子來說,病毒遇到了酒就是遇到了克星也不存在酒的整體是多少度的問題。“酒精度”的概念是一個整體的概念,這一概念只適用于裝在瓶中的時候或喝在嘴里,然后通過食道到達胃的短暫瞬間。所謂“三杯酒下肚”,酒的度數的概念就不存在了,與之對應的該是“微醺”、“開懷”、“酣暢”、“酩酊”等這些文學語匯來描述了,這已經是與一個人的酒量大小、飲酒時的情緒狀態、身體健康狀況、大腦里的信息存儲(悲傷或喜事)等等因素息息相關了。不管喝的是茅臺還是二鍋頭,只要是貨真價實的酒,不管貴賤大牌子還是小作坊的酒,酒都不在了,但是酒魂(用現代科學的說法就是乙醇)還在。
所以說,你喝高度酒會醉,低度酒喝多了同樣會醉!病毒分子的本質是蛋白質包裹下的可復制的核酸大分子,不是由各種器官協同組成的生命體。病毒分子是有機大分子單兵作戰,乙醇分子是有機小分子單兵作戰,病毒分子遇到了酒精分子就是遇到了克星,當然是酒精分子越多越好,但是酒精在被噴霧的情況下就不用考慮酒精度的濃度了,因為不管是多少度都會被空氣稀釋,所以說,如果怕空氣中的酒精濃度不夠的話,低度酒適當多噴一些就是了。要是走極端的話噴啤酒,那就不是空氣消毒而是過啤酒節了。后話是個玩笑,供大家開心。把家里的酒拿出來噴吧,留得青山在,還怕沒酒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