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乎被好萊塢“統治”的吳孟科幻電影市場中,中國電影《流浪地球》的達談地球出現,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科幻的流浪希望。該片在2月7日大年初三這天,看劇實現票房逆襲,本時不信首次拿下單日票房冠軍。中國
演員吳孟達在采訪中透露說,人寫在拍攝之前,吳孟甚至不相信這個劇本是達談地球中國人寫的。當時吳孟達抱著很大的流浪懷疑進組,但是看劇公司認為在影視生涯中有機會拍到中國制作的純科幻片,對吳孟達會有很大好處。本時不信在了解到監制等都是中國中國人后,吳孟達也開始比較有興趣。人寫
今年65歲的吳孟吳孟達在電影中飾演吳京父親,在片中被設定出生于1999年,是影片唯一一個“95后”,年紀最大,也是全片中唯一一個跟我們現實出生于一個年代的人。畢竟,這故事設定在未來的2075年。
大年初一上映以來,《流浪地球》口碑爆棚,排片和票房都逆勢上揚。大年初二《流浪地球》票房環比大漲37.5%,大年初三的排片占比也已居首,這是近年來第一次票房尚未逆襲,排片已經提前調整的情況出現。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的數據,《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億,截止發稿已經累計票房9.01億。
不少國外媒體、香港媒體也都將目光投向了這部電影,并對此評價頗高。《紐約時報》甚至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突破與電影聯系起來,認為中國科幻電影制作的新時代,與太空探索的新時代,都開始了。
《紐約時報》當地時間2月4日的文章標題相當有趣:《中國電影終于加入了太空競賽》。
《紐約時報》截圖
文章將中國科幻電影與今年我國太空探索取得巨大進展聯系起來,說,中國是太空探索的后來者,在電影中,也是科幻小說的后來者,但是,這種情況即將改變。《流浪地球》將成為中國電影制作新時代的開始。
隨著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紐約時報》表示,盡管中國太空探索曾經落后美國和俄羅斯幾十年,但現在,正有雄心勃勃的計劃加入,甚至領導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美國好萊塢新聞前線“deadline”在關注中國賀歲檔電影時,提到了韓寒的電影《飛馳人生》,也提到了小孩子喜歡的小豬佩奇,但是文章認為,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十多部影片中,最受期待的是史詩級巨制《流浪地球》,它可能會成為引爆本土科幻電影行業的突破點。
deadline截圖
印度媒體“News18”則關注電影情節本身,認為雖然背景設定并沒有太大新意,但是對于“把地球帶到另一個太陽系”的情節,印媒發出了一聲“哇”!
“《流浪地球》的故事是在影迷熟悉的前提下展開的。暗淡的未來,垂死的人性,幾位勇敢的戰士,尖端的技術和過度使用的梗:所有的準備都必然會遇到系統性的缺陷。但是,《流浪的地球》的故事情節中確實有一個前所未見的元素,正如我們所知,地球正被帶進另一個太陽系。哇!”
該文章最后還說,“由于中國的科幻電影仍處于萌芽階段,寶萊塢肯定能從中得到啟示”。
“News18”截圖
香港《南華早報》4日的文章更不吝惜夸獎,稱《流浪地球》是一部史詩級的中國科幻電影,充斥著各種特效,堪比好萊塢太空大片《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