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公立規模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增加公立醫院數量、醫院擴大公立醫院規模的數量建議》與《關于有效放寬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限制的建議》,近日,展衛國家衛健委對此進行答復并在官網上公布。健委
《答復》稱,答復國家衛健委正在研究修訂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公立規模科學確定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院的醫院數量、規模及布局,數量合理調整公立醫院的展衛床位配置標準,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健委公立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答復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公立規模
《答復》同時明確未來公立醫院發展方向:對外合理把控公立醫院發展規模,醫院提高公立醫院規模和建設標準,數量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對內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
支持公立醫院適度發展多院區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公立醫院共11930家,人員數和床位數分別為600.2萬人和497.6萬張,占全國醫院人員總數的77.1%和床位總數的72.5%;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診療人次和入院人數達到32.7億和1.75億,分別占全國醫院診療總人次的85.2%和入院總人數的82.6%。全國社會辦醫院22424家,占全國醫院數量的65.3%,診療人次和入院人數分別占14.8%和17.4%。
《答復》稱,國家衛健委正在研究制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高質量效益,提高公立醫院規模和建設標準,運營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增加物質要素轉向人力資源發展。
同時,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群眾醫療服務需求和重大疫情防治需要,國家衛健委正在研究修訂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科學確定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院的數量、規模及布局,合理調整公立醫院的床位配置標準,支持部分實力強的公立醫院在控制單體規模的基礎上,適度建設發展多院區,發生重大疫情時迅速轉換功能。此外,國家衛健委還將繼續完善社會辦醫政策,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
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
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上,國家衛健委表示,目前我國已在148家醫院開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272號建議的答復》中,國家衛健委提出未來將繼續推進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
一是健全公立醫院和醫務人員績效考核機制,完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啟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將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應急、健康促進與教育等納入考核范圍,進一步強化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二是建立和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抓住藥品耗材集中采購、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等降低藥品耗材費用的窗口期,及時進行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的穩妥有序調整價格。
三是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全面推開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導地方完善公立醫院薪酬總量核定、內部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辦法,建立健全公立醫院保障與激勵相結合的運行機制。統籌盤活用好醫療衛生領域編制資源,重點用于加強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機構編制配備。
四是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和按病種付費,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商談判機制。探索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實行總額付費,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
五是有序擴大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品種范圍,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試點,鼓勵由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藥品貨款。
六是繼續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建立與區域醫療中心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網格化布局建設,深化縣域綜合醫改。完善醫防協同機制,增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藥衛生領域的應用。
來源:新浪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