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12月19日電 題:一件宋代玻璃瓶如何見證中西文化交融?
——專訪安徽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東西代玻副研究館員劉華偉
中新社記者 張強
安徽博物院院藏的問劉中國國家一級文物——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是華偉何見化交一件中世紀伊斯蘭玻璃器,具有獨特的璃瓶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證中是西文中外文化互動的歷史見證,也是東西代玻了解絲綢之路沿線文明的窗口。
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包含了哪些顯著的問劉歷史信息?中國玻璃史為什么在世界玻璃史上獨樹一幟?近日,安徽博物院保管部主任、華偉何見化交副研究館員劉華偉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璃瓶對此作出解答。證中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包含了哪些顯著的西文歷史信息?
劉華偉:這件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是1971年1月考古發掘出土于安徽省無為縣無為中學內一座毀廢的宋代佛塔地宮內,同出的東西代玻還有《寶篋印陀羅尼經》卷、景祐三年(1036年)祈愿木牌、問劉景祐三年手抄佛經、華偉何見化交黑漆蓋罐、銅鏡、銅錢等各類文物70余件(套),其中多件文物特別稀有和珍貴,是安徽佛教文物的一次重要發現。
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是宋代中國與西亞地區相互交流的實證。
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口徑4.6厘米,底徑7.5厘米,高12.2厘米,樣式為敞口、細長頸、平肩、直腹、平底。瓶體呈透明的淡藍色,玻璃體內見些許氣泡,通體磨刻幾何紋飾。
從器形和幾何紋樣看,這件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為10世紀伊斯蘭玻璃器的流行樣式;從制作工藝看,它采用無模吹制法成型,器身采用打磨、拋光技術裝飾幾何花紋,呈現出明顯的伊斯蘭玻璃器制作工藝特色。因此可以推測認為,這件玻璃器應是由西亞伊斯蘭地區傳入安徽地區。
中新社記者: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有哪些未解之謎?講述了哪些絲路故事?
劉華偉:1969年河北省定縣靜志寺地宮中出土了兩件細頸刻花玻璃瓶,與無為宋塔出土的藍色玻璃瓶器形非常相似。
同時,靜志寺地宮出土的《唐定州靜志寺重葬真身記》記載,銀塔內有琉璃瓶二,小白大碧,兩瓶相盛,水色凝結。因此,有研究者認為,包括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在內的此類細頸玻璃瓶可能為伊斯蘭香水瓶。
玻璃器在中國古代是非常珍貴的,特別是舶來玻璃瓶,更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具有純潔和潔凈的美好寓意,因此常常作為禮佛用器,在中國考古發掘的玻璃器中,有近一半是出土于寺院塔基中。佛教《陀羅尼集經》中,也歸納供奉佛堂上的五類必備品為:香水、雜花、燒香、飲食、燃燈。
在佛塔塔基地宮出土的玻璃器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供奉舍利子的容器。唐代喜歡用玻璃做成舍利瓶。一套完整舍利器——石函里套銅函,銅函里套銀棺,銀棺里套金棺,金棺里裝玻璃瓶,玻璃瓶里裝舍利,這套做法還流傳到了朝鮮半島和日本。
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興盛,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發地之一浙江的一些地區,曾出土過與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同時期、同類型的玻璃器。安徽毗鄰浙江,所以業內研究者認為這件宋代藍色長頸玻璃瓶可能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到浙江,再傳至安徽,而不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
近幾年,江蘇儀征宋墓、內蒙古多倫遼代貴妃墓等都有伊斯蘭玻璃器出土,中國已成為伊斯蘭玻璃產地之外出土數量較多、式樣較多、質量最好的出土地之一,對研究伊斯蘭玻璃有重要價值。
中新社記者:通過絲綢之路,世界玻璃文化對中國玻璃文化有何影響?
劉華偉:玻璃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人造材料之一,最早誕生于兩河流域。玻璃誕生后,經過上千年的磨煉,才從制作小件的玻璃飾品發展到制作玻璃容器。
之后,陸續出現了埃及玻璃、腓尼基玻璃、羅馬玻璃、伊朗薩珊玻璃、伊斯蘭玻璃和威尼斯玻璃。現在的玻璃主要是從威尼斯玻璃發展起來的,這也是世界玻璃發展的主干。
盡管玻璃制造業沒有發展成中國古代的主要手工業之一,但中國玻璃業始終持續、緩慢發展,并與世界玻璃業保持交流。
從目前考古已出土的玻璃器來看,中國最早出現玻璃器是在春秋末戰國初,受西亞玻璃影響較大。西亞玻璃珠飾經中亞游牧民族的媒介,作為貿易品進口到中國中原地區;或經過海上路線進口到中國東南沿海。最為典型的就是西亞的玻璃蜻蜓眼。
公元前1世紀后半葉,羅馬玻璃有了一個革命性的發明,就是玻璃吹制法。玻璃吹制法的發明,大大簡化了玻璃制造工藝,降低了成本,使得玻璃器成批大量生產變成可能。
陸上絲綢之路開通后,羅馬玻璃進入到中國。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從西方進口的玻璃器,一直是中國上層社會爭相追逐的時尚奢侈品。
羅馬玻璃的吹制工藝傳至中國,亦是中國玻璃史的一個重要轉折。北魏以后的中國玻璃器皿絕大多數采用了吹制技術。
中新社記者:為何說中國古代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風格獨特?
劉華偉:中國古代玻璃一直存在著進口玻璃和國產玻璃兩個系統,它與其他世界性的玻璃生產中心的產品既有聯系,又相對獨立,具有很強的傳統文化印記,產品獨特。
按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的觀點,玻璃制造技藝傳到中國后,很快就與中國文化傳統相融合,開始生產玉的仿制品。到戰國中晚期,中國已經能夠制造外觀上與西亞相似,而成分又完全不同的玻璃蜻蜓眼和管飾。西亞的玻璃多用蘇打做助熔劑,稱之鈉鈣玻璃。中國可能由于缺少蘇打資源,所以用氧化鉛來代替,最早生產鉛鋇玻璃。
中國國產玻璃的特征體現在以鉛玻璃為主;以仿玉制品為多;沒有發展玻璃實用品,以觀賞品、宗教用品為主,顏色鮮艷、壁薄易碎。宋程大昌《演繁露》說:“然中國所鑄有異于西域者,鑄之中國則色甚光鮮,而質則輕脆,沃以熱酒,隨手破裂。至其來自海舶者,制差樸鈍,而色亦微暗,其可異者,雖百沸湯注之,與磁銀無異,是名番琉璃也。”
隋唐時期國產玻璃中興,但受到佛教文化影響,玻璃容器多作為供奉品,或用于盛放舍利。宋代及以后,中國玻璃制造開始世俗化,但因玻璃器制作比較復雜,加之中國制瓷業的崛起,市場上流通的還是以小配飾、小玩具等小件國產玻璃器為主。
陸離、流離、陽遂、隋珠、鑄玉、五色之玉……玻璃在中國歷代的名稱并不固定,明代時叫罐子玉、硝子,用硝做助熔劑,清代叫料器,日本現在還把玻璃叫硝子,等等。從對玻璃稱呼的變換中,人們也可以管窺出玻璃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中的歷史延續及作用,感受到中國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的獨特風格。(完)
受訪者簡介:
劉華偉,安徽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文博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考古及文物研究、展覽策劃等,主持省部級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參與80余個展覽的策劃、實施及布撤展工作,重點主持10個展覽的策劃和實施,其中2個展覽榮獲省級博物館陳列展覽特別獎,1個展覽入選國家文物局核心價值觀展覽推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