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關于市場全天低開后震蕩反彈,兇猛三大指數漲跌不一。義詞截至收盤,究竟滬指跌0.11%,回事深成指漲0.23%,關于創業板指漲0.27%。兇猛
板塊方面,義詞房地產、究竟5G、回事新型城鎮化、關于深海科技等板塊漲幅居前,兇猛旅游、義詞乳業、究竟食品、回事農業等板塊跌幅居前。
全市場超27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9147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48億,創年內地量。
隨著今天收盤,上周主打快速超跌反彈的A股,基本確認進入了“縮量+窄幅震蕩”格局。主要股指大多周度收紅,很多人擔心的回踩與期待的大漲,都沒出現。
但不得不說,在這種情況下,滬指走出8連漲,甚至差一點就9連漲,已令不少股民驚訝。(注意:說“9連陽”“6連漲”都不嚴謹,因為4月10日這天是收漲1.16%的假陰線%的假陽線)
中信建投研報曾統計歷史行情發現,2000年至2023年,上證指數在20多年的時間里,共出現過1次10連漲,出現過2次9連漲,以及10次8連漲。其認為,歷史上,當大盤出現連續8日上漲后,后市往往都對應著相對積極的表現。
另一方面,雖然當下大盤仍在糾結方向,但從漲跌家數來看,以周三為界,市場情緒已有微小但確定的回暖。
有分析稱,隨著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公布,A股有望逐步依托國內經濟基本面走出獨立行情,盡管短期關稅政策反復擾動,但擾動逐步減弱的背景下,國內穩市政策持續也有助于有效對沖外部擾動影響。
數據顯示,本周前4天,北向資金的單日成交額約在1100億~1600億元。算上這部分缺席的資金,今天市場交投活躍度仍有“萬億”水平。
早間開盤后,市場各方仍有較強的防御心態。銀行板塊持續走強,工、農、中、建四大行齊創歷史新高,也印證了這一點。
消息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今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堅持技術驅動、應用牽引,繼續強化優質電子信息軟硬件供給,加快制定并發布新一輪電子信息制造業穩增長行動方案,持之以恒推進軟硬件技術攻關。
工信部表示,將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中試驗證和產業落實,進一步深化與歐盟、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在6G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有機構認為,海外關稅政策發布后,光模塊等光通信企業股價跌幅較大,市場普遍擔憂光模塊由于關稅大幅增加、中國關稅反制等不利因素導致出海困難。目前市場或已“Price in”各種利空因素,關稅落地后相關風險有望釋放,光模塊、PCB等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13:50左右,寬基ETF整體出現放量買盤,券商股集體飆升,A股三大指數應聲止跌、翻紅。全市場上漲家數也明顯回升。
對于后市,太平洋證券昨日研報稱,市場量能萎縮至萬億水平,整體投機動能不足,貿易戰仍可能反復,維持市場將繼續震蕩的判斷。預計后續市場將以消費、科技和紅利三者輪動上漲。
華西證券則表示,整體而言,市場處于“避險觀望-博弈政策”的過渡階段,地產、消費等政策預期較強的板塊資金參與意愿明顯回升。同時,資金繼續青睞大盤品種,不過方向由價值部分轉移至成長,主要與科技和部分消費品種交易熱度升溫相關。
其認為,在政策預期的支撐下,行情或將呈現一定韌性。即使4月底以前短暫回調,幅度可能不會太大,政策預期仍將是行情底部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