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世界煉油商務文摘周刊》報道中國和印度的亞洲煉油能力占到亞洲3000萬桶/日煉油能力的一半以上,未來仍將擴能250萬桶/日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煉油臨產本土需求。出于減少國外油品進口和實現能源自給的商即剩困考慮,亞洲其他一些經濟總量較小的將面局國家也在計劃擴增本土煉油能力。
然而,亞洲業內人士認為,煉油臨產隨著亞洲煉油能力在2018年達到3600萬桶/日,商即剩困煉油能力將呈現300萬桶/日的將面局區域性過剩。2012年12月巴基斯坦完成一座新建煉廠的亞洲建設,計劃再新建兩座煉廠。煉油臨產越南計劃在2017年實現煉油能力擴增一倍。商即剩困柬埔寨、將面局文萊、亞洲馬來西亞、煉油臨產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商即剩困一些新建和改擴建煉油項目也將加劇亞洲產能過剩。此外,沙特、阿聯酋和伊拉克領銜的歐佩克成員國在未來5年計劃新增180萬桶/日煉油能力,進一步加劇了亞洲產能過剩。
亞洲10月的煉油利潤已經降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中國和印度煉廠以多產柴油為主,印度生產的柴油主要出口歐洲,目前印度出口至歐洲的柴油正在減少,使得柴油價格降幅較大。由于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汽車需求量不斷增加,汽油市場相對平穩。航空煤油市場也因中國和印度的航線增加而保持穩定。相比而言,燃料油產量將有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