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是兒童兒童救人的法寶,但如果用不好,用兒藥物研危害卻很大。童藥
“是關于藥三分毒”,對于成年人來說,兒童兒童藥品使用不當可能反遭其害,用兒藥物研若放到兒童身上,童藥則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關于后果。
2021年5月26日,兒童兒童國家藥監局召開“深化學史力行,用兒藥物研我為群眾辦實事”現場推進會,童藥會議中指出:要聚焦保障藥品安全辦實事,關于突出兒童這個重點群體,兒童兒童以強有力的用兒藥物研監管保障藥品安全。并且設置專欄,童藥也是為了鼓勵和促進兒童用藥的研發和創新。
近年來,藥監部門積極作為,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兒童用藥申報及優先審評審批的政策措施,經過近3年的改革實踐,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兒童用藥審評標準體系及評價方法逐步完善,研發活力明顯提升;
修訂增補已上市藥品說明書中的兒童用藥信息,指導兒科臨床合理用藥;
一批臨床急需的兒童用藥優先獲批上市,更好地滿足了兒科臨床用藥需求。
圖1. 兒童用藥專欄
1
兒童用藥審評審批
頂層設計與政策支撐
2011年-2022年期間,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兒童用藥申報及優先審評審批的政策,逐漸完善兒科用藥的監管體系,詳情見下表1。
表1. 2011-2022年期間兒童用藥政策支持
2
兒童用藥種類匱乏、“供不應求”
我國兒童用藥配備不足,呈現“三少兩多”的市場特點,分別是:兒童專用藥品種少、劑型少、劑量規格少、普藥多、不良反應情況多。
而且兒童藥藥品口感不好,用藥依從性差,長期存在“用藥靠掰,劑量靠猜”,“小兒酌減”情況,兒童濫用藥物嚴重損害了兒童健康。
我國兒科用藥發展起步較晚,技術研發較為落后。目前,作為藥品消費的特殊群體,我國兒童藥品的種類占全部藥物種類的比例卻不足10%,國內90%以上的兒童用藥為非兒童專用藥。適宜兒童的劑型、規格也非常缺乏,尤其是低齡兒童、新生兒用藥普遍“成人化”,兒科專用藥的缺乏導致兒童使用成人藥現象普遍。
圖2. 2020年中國兒童藥品的種類占全部藥物種類的比例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1日,我國共收錄上市批準產品(化藥、中藥和生物制劑等)批準文號數為228448個(按成分統計為8487個),其中兒科專用藥物(按兒童、兒科、小兒等統計)批準文號總數為3826個(成分241個);在化藥領域,總批準文號為151473個(成分2195個),兒童專用藥物的總批準文號為1598(成分55個)。
《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國0-15歲人口為24977萬人,占總人口的17.8%。然而目前我國兒童用藥市場規模約占整個醫藥行業總規模的5%,反映出兒童用藥市場遠未飽和,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3
開發兒童用藥,我們應該如何做?
1、制劑方面
兒童用藥開發的基本原則和成人用藥基本一致,應該為兒童患者提供經過評價并且確認適用的藥物,同時應該避免兒童接受非必要的臨床試驗。考慮到兒童用藥臨床研究的復雜性,藥物開發時需盡早考慮適用于兒童用藥的相關研究。
基于生理特點、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的不同,可參考ICH E11(R1) 的建議將兒童人群劃分為以下年齡組:
早產新生兒
足月新生兒(0-27天)
嬰幼兒(28天-23個月)
兒童(2-11周歲)
青少年(12至16-18周歲<取決于不同地區>)
根據ICH Q8,兒科用藥藥學開發考慮要點包括:原料藥、輔料、給藥途徑和劑型、給藥頻率、包裝系統、患者可接受性、說明書、質量控制、新生兒等。
圖3. 兒童用藥開發策略
另外,選擇合適的輔料是兒童藥物開發中的關鍵要素之一。選擇輔料時應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體重、發育程度、給藥頻率、計劃的療程、常用合并用藥等可能導致的輔料暴露量增加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兒童群體中需要額外關注的輔料。
表2. 輔料安全性風險
2、生理方面
除了在制劑開發方面需要重點考慮開發的劑型和使用的輔料外,還要考慮兒童和成人生理方面的差異,以保證藥物在兒童群體中的耐受性和有效性。
① 生化差異導致ADME不同
② 對藥物的效應要求等不盡相同
兒童用藥一般按照體重計算,成人用藥一般按照劑量計算,如受胃酸影響的藥物“阿莫西林”,3個月嬰兒胃酸低,吸收快,所需劑量小,為30mg/kg,每12h一次;成人為0.5g/次,每8h一次。
小結
因此,兒童用藥藥學開發總體上與常規藥物開發的方法保持一致,重點考慮兒童人群的生理和病理特征,合理選擇給藥途徑和劑型,確保制劑產品的計量準確性、給藥便利性、患者可接受性等。
參考文獻:
[1] EMA (2019), Annex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Guideline on ‘Excipients in The Labelling and Package Leaflet of Medicinal Product s for Human Use’ (SANTE 2017 11668).
[2]《兒童用藥(化學藥品)藥學開發指導原則》
[3] CDE官網
來源:新浪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