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不窮消費主義當道,攢錢族引一些年輕人崇尚及時行樂,花冤“今朝有酒今朝醉”,枉錢花錢大手大腳,酷摳過度消費、領消超前消費、費新風尚透支消費比比皆是不窮,成為“月光族”“網貸奴”。攢錢族引而如今,花冤“人間清醒”、枉錢理性消費的酷摳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跨越“買買買,領消扔扔扔”的費新風尚消費陷阱和惡性循環,不沖動消費,不窮不花冤枉錢,追求“月月有余錢”的“極儉”境界,成為拒絕被消費主義割韭菜的酷摳族。
“月光族”變“存錢罐”
去年賀歲檔最大黑馬電影《愛情神話》中,徐崢飾演的主角老白請女朋友到家吃飯前,跑到臨期商店購買打折商品,此時鏡頭掃過,商店里還有不少年輕的面孔在選購。
在很多人還想當然地認為年輕人是不會過日子的“月光族”時,這屆年輕人已經活得明明白白了——他們拒絕當消費主義的韭菜,不為觸不可及的精致生活所誘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開始過起了“極儉”生活。
半月談記者在某網絡平臺的“喪心病狂攢錢小組”里發現,有五六十萬人參與其中。他們親切地互稱“存錢罐”,在網上分享省錢妙招,例如買二手,各個平臺比價,互相激勵、監督,分享攢錢的經歷,致力于一起變成有存款、有安全感的人。
隨之悄然興起的酷摳族將這一趨勢發揚光大。酷摳族一詞來源于英文Coolcarl,他們以著裝從簡為榮,以盲目攀比為恥;以物盡其用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這是一個崇尚節約、追求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的社會族群。傳統的節儉和現代時尚思維的結合,使他們生活得如魚得水。
悄然崛起、低調出場的酷摳族,玩轉了各種省錢手段。比如,他們買東西一般都是網購,最愛攢積分消費,用財務軟件記賬,上班自帶便當,買節能電器,出行盡可能選擇公共交通,充分利用圖書館和舊書市場,崇尚不花錢就能享受。
但是,酷摳族并不認為自己是守財奴,他們詮釋的“摳”是另一種含義,即精明的理性消費。他們精打細算地生活,是為了追求更簡單、健康的生活,通過消費重點的轉移達到了配置金錢的最佳效果。
這些酷摳族和他們推崇的極儉生活理念、省錢生活方式,正在改變人們對年輕人的刻板印象。螞蟻財富發布的一組數據甚至令中年一輩咋舌,其研究稱,95后的攢錢增速是其他群體的8倍。
攢錢為什么變“香”了
事實上,過度消費背后,是消費者累積起來的焦慮和恐慌。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工資雖然比剛出道時漲了不少,可薪資水平提高的速度趕不上品牌溢價的速度。與此同時,房租、房貸等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種種因素促成年輕一代提早攢錢。
“手心朝上找父母要錢的感覺,遠沒有手心朝下自己掙錢來得舒服”“不攀比,量力而行,這樣過也挺好的。我不想做資本的韭菜,只想做自己的英雄”“一場疫情才知攢錢的意義,現在更堅定了攢錢才是王道”“攢錢好有成就感,有錢使我不那么迷茫和浮躁了”……
新一代年輕人的心聲就是這么簡單直白。“月光族”的生活已經讓許多年輕人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了。盡管每次購物后會有短暫的快樂,但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和焦慮,會很快讓這些快樂消失殆盡。在不確定性日漸增大的世界,銀行卡里的余額才是唯一確定,且不會背叛自己的東西。相比于之前消費帶來的短暫快感,避免物欲捆綁折磨,反而可以讓年輕人靜下心來做自己喜歡的事。
極儉+極簡主義理念風行,攢錢對這屆年輕人來說變得更“香”了。一些年輕人是出于被動選擇——經濟增速放緩、疫情持續,錢難掙還面臨裁員風險,危機意識普遍增強,存錢帶來的安全感卻是前所未有的穩定。更有一些年輕人是主動選擇,他們褪去消費狂熱,開始對未來規劃進行理性抉擇。
不是窮攢錢,而是不花冤枉錢
酷摳族不是沒有消費能力,而是不愿落入消費主義的陷阱,充當資本收割的韭菜;他們不是不舍得花錢,而是比以前更明白該怎樣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不是窮攢錢,而是不想花冤枉錢。他們在追求精致生活的同時,絕不鋪張浪費,要簡約而不簡單,時尚而不奢華,自控而不自閉。
從社會學的視野看,酷摳的生活方式反映出更為理性的消費意識。所謂的“摳”與一般意義上的“節省”并不完全相同,大部分酷摳族并不是在所有生活細節上都“摳”,他們只是有意將生活中一些可有可無的消費省去。與這種理性消費觀念同步的,是他們踐行著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以及趨于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逐漸認識到,理性消費不是抑制消費,而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消費,量力而行。消費的初心是讓自己生活質量提升,而不是去攀比和炫耀;消費是為了滿足需要和必要,而不是滿足脫韁的欲望與貪婪。“自己掏錢,豐儉由我”,只買真正需要的物品,不買可有可無的物品。
新一代年輕人更強調消費自律,基本不參加雙11、618等人造節日的購物狂歡,拒絕心血來潮買東西、囤東西,而是現用現買。他們養成記賬習慣、遏制無用消費,學習理財、做好預算和消費清單,開拓兼職渠道,投資個人終身成長,用最酷炫的節儉模式,維持品質生活。
當下,支持酷摳生活方式的人越來越多,可望引領新一波消費新風尚。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22年第6期 原標題:《酷摳族出場,拒當消費主義的韭菜》
半月談記者:李曉玲 | 編輯:尤立 【編輯:于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