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輝故事再現相輝堂,原創演復旦精神綻放復旦園 。校史“復旦的劇相故事,就要靠你們,輝成繼續寫下去了!功首”11月12日,原創演全新推出的校史以早期校史為主題的原創話劇《相輝》在相輝堂連演2場。千余名師生一同觀看演出。劇相此次活動是輝成學校文化校歷藝術展演月的重要活動之一。
該劇圍繞以老校長馬相伯和李登輝為代表的功首復旦先輩們的故事展開。師生的原創演動情演出和精彩互動,讓觀眾們在百余年前的校史歷史滄桑和現如今的復旦新貌中不斷穿梭,現場不時響起雷鳴般的劇相掌聲。
扎根復旦,輝成他們哪里也不去
1902年的功首一個清晨,已經耳順之年的馬相伯隱居在土山灣的孤兒院中,一位中年男子卻已早早來到門外等候。這位正是蔡元培——一位向馬先生求教拉丁文的誠懇學生。馬相伯當場答應,不僅教拉丁文,還教法文和數學,并建議蔡元培可以帶些學生一同來學。
不久之后,蔡元培帶著24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前來求學:紹興邵力子、無錫胡敦復、川沙黃炎培、平湖李叔同……這些時代的引路人就這樣走進了歷史。而馬相伯,便是這群人中,走在最前頭的那一位。
1905年,面對多方勢力和困頓時局的馬相伯并沒有放棄。懷揣著“辦一所學校,讓孩子們有書讀”的念頭,他重新建校,并在于右任的建議下取名“復旦”。
也在那一年,剛從海外歸國不久的李登輝被聘為英文系主任,后兼教務長,1913年起擔任校長,在這片土地上服務了40余年,始終不愿離開復旦。他不僅為復旦建立起完整的辦學體系,還提出了“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一直傳承延續至今。
抗日戰爭爆發后,復旦大學西遷重慶北碚,部分師生因困于環境不能成行,多次向登輝先生詢問請求上課。先生就和留滬同仁一道在公共租界內開設復旦大學補習部(時稱“滬校”),堅守孤島、堅持辦學。
馬相伯毀家興學,將三千畝地等家產悉數捐出,無怨無悔;抗日救國,連續4個月發表12次國難廣播演說。李登輝主持學科改組,緊跟世界教育發展的步伐,讓復旦公學成為真正的大學;遠赴南洋募捐,在江灣購地建校,為如今的復旦奠定重要基礎……他們一生從事教育,一生貢獻復旦。因為他們,才有了今日之復旦。
走心原創,演繹的不只是劇本
“要串起復旦近半個世紀的早期校史并不容易,我希望能通過這部劇,還原出先輩們的純粹追求和堅定的理想信念。”談及創作初衷,復旦大學中文系校友、上海大學電影學院教授劉海波回顧道。早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由志德書院和騰飛書院出品的講述兩位老校長故事的《馬相伯在1913》和《巍巍學府》就已登上舞臺。經歷了多年的積累,這一次,于右任、章益、湯佩琳、嚴復等師生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也出現在了劇中。
上世紀40年代,當復旦學生對李校長表達想為其立傳的想法后,校長堅決拒絕。不只李校長,還有許多復旦先輩們的故事和精神不為人所熟知。校史劇得以帶學子們穿越復旦今昔的百年時光,通過更為生動的敘事將復旦精神和老校長精神具象化、親民化,帶領師生了解校史校情,繼承遺志,體會他們的昂揚風骨。
從年初就開始的劇本創作打磨,到學期初開始的演職人員招募、劇本圍讀和反復排練,再到服化道和燈光舞美的籌備調試,劇組始終精益求精。雖然不少成員都是第一次接觸舞臺表演,但大家在一輪輪的排演過程中不斷彼此學習、相互提高,最終使演出圓滿呈現。
劇本創作方面,邀請校史研究室主任錢益民,著名文史作家、校檔案館特聘研究員張國偉、校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啟元等擔任歷史指導,力求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生動再現先輩們的精神與風范。
演出之外,劇組還設計推出了一系列文創產品,包括“篳路藍縷”主題金屬尺、“交相輝映”主題帆布袋、“相輝”主題筆袋、徽章和明信片等,讓復旦精神能以更活潑生動的方式走進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
“從開場對馬相伯老校長言行的生動刻畫,到后面對李登輝老校長故事的精彩敘述,我看到了復旦艱難曲折但又激動人心的發展史。”2023級技術科學試驗1班本科生杜景琦談到,“它的一步步發展濃縮在演員生動傳神的表演中,但又不止于此,它的背后是更多不為人知的知識分子和學者的不懈奮斗,而僅僅是展現在舞臺上的這部分,就已經打動觀眾們的心。”
見證艱辛后,他們不只是演員
舞臺上25位演員穿梭其間,在“建校”“辦學”“堅守”等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光彩,飾演了40余個角色。其中,有剛入校的2023級本科新生,有教職工,有擁有大師劇演出經歷的“老演員”,有留學生,還有驚喜出演的二附校的小學生們。無論年級高低,無論經驗多少,他們以赤誠初心講述先賢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展現家國擔當。
“通過這次演出,我逐漸了解了一位偉大的人物,逐漸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產生共鳴。”飾演李登輝的2022級新聞學院本科生張國清回顧道,“我無比心疼老校長,隨之而來的更是無上的憧憬、敬仰和敬佩。他身上還有太多我們可以去學習,需要我們去挖掘的地方。”
馬相伯老校長年逾九十仍在為國難奔走呼告。“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教育事業,投入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馬相伯飾演者、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2級本科生馮勃感念道,“這部劇是在大家的搶妝、串場、夜以繼日的練習中逐漸成型的,很幸運能再一次登上相輝堂的舞臺,再一次感受到時代的風云變幻,百年復旦的風雨兼程以及劇中人物的命運起伏、喜怒哀樂。”
2021級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本科生劉桉賀在飾演湯佩琳的過程中,一步步體會到她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未來我會繼續秉持復旦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做卓越而有趣的復旦人。”
“能與復旦的哥哥姐姐們一起,復刻先賢的奮斗征程,讓我們倍感激勵。”扮演友仁的兩位小演員、復旦二附校的陳金楠和趙衍淳都表示,通過參演《相輝》認識了一代又一代堅韌不拔、憂國憂民,同時又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復旦人。“通過‘友仁’的眼睛,看到了復旦的建設是多么不易。”
演出的第1幕中,馬相伯、嚴復、于右任、李登輝齊聚一室,在創校伊始暢想復旦100年、200年后的景象。他們說,“真到了那一天,復旦的學子一定會告慰我們的”。時光匆匆、步履向前,在臨近建校120周年的今天,復旦學子將矢志不渝,努力前程,不負復旦之名。
校史劇不僅為復旦校園的藝術和文化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更能讓眾多書院學子以話劇舞臺為第二課堂,走進文化藝術的場域,讓復旦師生得以從先輩和同輩中汲取力量,為未來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制圖:實習編輯:沈家怡責任編輯:李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