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潭記者來到平潭澳前臺灣小鎮1號樓,海關櫥窗里金門高粱酒、提高通關提速臺灣巧克力、速率升級各類日用品等琳瑯滿目,外貿產自臺灣的平潭產品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購買、體驗。海關
數據顯示,提高通關提速自2014年6月平潭澳前臺灣小鎮開業以來,速率升級平潭海關累計監管購物525.8萬人次,外貿銷售金額48.3億元。平潭“此前,海關因市場經營模式一度難以滿足實際運營需求,提高通關提速結合市場發展規劃,速率升級公司向平潭海關提出了調整方案,外貿平潭海關第一時間量身定制監管方案,助力市場改造升級。”澳前臺灣小鎮運營方、平潭自由貿易區兩岸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平潭海關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找準“落腳點”、厘清“連接線”、拓展“服務面”,為實驗區新興業態發展、外貿產業提效賦能。
今年6月,在福州海關支持下,平潭海關指導宸鴻科技在金關二期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系統成功設立首本電子賬冊,解決企業辦理保稅物流、選擇性征收關稅等業務缺少系統支撐的問題,企業得以更加便捷享受國家賦予平潭的“免、保、退、選”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據介紹,平潭海關先后推出了跨境電商企業“零跑腿”便捷繳稅模式、跨境電商直購出口“預先申報、數據對碰、快速驗放”模式等多項創新舉措,推動實驗區在重要商圈拓展建設跨境電商保稅展示中心。同時,安排專人對接并推進平潭跨境電商園區5^#倉庫開工建設,緩解實驗區作業場地不足的問題。
得益于平潭海關便捷、高效的通關速率,實驗區持續引進高質量外貿產業,還引導傳統產業高水平“走出去”。以水產養殖為例,實驗區已形成育苗、養殖、加工、流通等完整的產業鏈,1—9月,平潭海關共監管出口水產品及其制品1352.2噸、2.5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8%、6.4%。
“我們為農漁產品開辟‘綠色通道’,實行‘7×24小時’預約加班、‘5+2’全天候通關服務,采取建立專業查驗資質人員庫的方式,有效整合專家隊伍和查檢力量,確保本地水產品向外‘暢游’。”平潭海關相關負責人說。
本報記者 林霞 通訊員 邵鵬